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自然资源,特别是所谓的不可更新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资源不总是“恩物”,它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障碍作用。
本文试图把资源放在经济增长整个过程中来研究它对增长的障碍作用,并在第三章建立了一个概念性框架。所谓“资源障碍”指的是资源对增长的负向作用,本文将此划分为资源稀缺障碍和资源依赖障碍两种基本类型。更进一步,我们将这两种类型的传播渠道又分为基本渠道和非基本渠道。其中,资源稀缺的基本渠道是经济耗竭和影响技术创新,而资源依赖的基本渠道是报酬递减和“挤出效应”。对此,本文都用了一般的理论模型去解释。
就资源稀缺而言,价格机制是最根本的激励机制和解决办法。然而现实中的价格除了反映资源稀缺外,还包含着其他信息,从而从长期看,资源价格变动的方向是不定的。第四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去解释它。在此模型中,作者还引入了资源内生性的思想a经济决策中的资源肯定不是一个外生给定的变量,资源内生会改变传统经济理论的诸多结论。
第五章对中国矿产资源稀缺性和可得性等给出了一个基本面的分析,结论是中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主要的矿产资源都会发生短缺,资源安全问题将更加凸显。第六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测量中国资源稀缺障碍的大小。结果发现,由于能源的消耗对平衡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大约为3%;由于资源价格上涨造成的福利损失效应每年在450亿元以上;在第三种替代效应的测度中,中国的资本能源比和资本能源的价格比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价格的变动促进了要素之间的替代,并可能诱发了技术进步。第七章,对中国的资源依赖进行了检验。利用中国1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我们发现当期的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增长率为很弱的正向关系,但结果很不显著;资源依赖度的增加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经济增长率,结果十分显著并且稳健。由此,我们判断中国处在资源依赖障碍显性表现的临界带。从传导渠道的初步检验看,自然资源影响了市场开放度并挤出了制造业的物质资本投资。
第八章应用前面的概念性框架,分析中国资源障碍背后的一些因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形成的相关经济制度,比如扭曲的资源价格和资源管理制度,导致了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特色之一,中国的资源利用结构和禀赋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偏离。同时,中国的分权制度和特有的“晋升锦标赛”体制,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偏好投资巨大、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重型化产业结构的形成。利用投入产出表技术,可以看出十年间,资源消耗巨大的重化工业同资源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地位更加重要。从具体的数量看,资本形成和消费的变化是资源消耗增长最重要的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