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泰国地区原发性痛经青少年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按照中医对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的认识,将纳入研究的泰国妇女分为三组:二七组,三七组,四七组,探讨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及痛经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对泰国青少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证型、痛经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为泰国青少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1)泰国碧瑶大学附属医院(University of Phayao Medical Center and Hospital),(2)泰国曼谷天华医院(Thian fah Foundation Hospital),(3)泰国空军医院(Chandrubeksa Hospital)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二七组(14±3岁),三七组(21±3岁),四七组(28±3岁)。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现场调查现场收回的方式,问卷包括:《原发性痛经调查问卷》,自编的《痛经影响因素调查表》,《原发性痛经症状积分标准评分表》,中华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问卷回收后,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和《中医妇科学》行体质及中医证型分析。有效的调查问卷,运用Excel软件进来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入的方式,将两次录入数据逐项核对二者间不统一的地方和原始数据,然后重新进行核对并纠正,最终建立核对后无误的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频数分析。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三组不同年龄原发性痛经患者数据进行各项基本资料、痛经程度、痛经的影响因素、中医体质分布、证候分布多组间频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对数据进行痛经程度与中医体质、证候相关分析。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本调查共收回问卷调查表480份,排除不符合标准问卷73份,有效调查表407份,有效应答率84.8%。407份调查表中,原发性痛经患者(二七组14±3岁)118例(29.0%),年龄中位数为16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七组21±3岁)180例(44.2%),年龄中位数为22岁。原发性痛经患者(四七组28±3岁)109例(26.8%),年龄中位数为28岁。月经情况:本次调查研究的407例患者中,二七组的初潮年龄多为12岁(34.7%),三七组以12岁居多,(29.4%),四七组以13岁居多(26.6%)。比较三组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月经周期和行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月经经量,月经颜色和月经质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夹血块、行经乳房胀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痛经症状程度与三组年龄段的比较分析:按照中医对女性的年龄分期,三组痛经程度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二七组和三七组原发性痛经者中以中度痛经居多,而四七组患者中以轻度痛经居多。按各组痛经程度情况:二七组患者中大部分是痛经中度(61.0%),其次是痛经轻度(27.1%),最少是痛经重度(11.9%);三七组患者中大部分是痛经中度(51.1%),其次是痛经轻度(40.6%),最少是痛经重度(8.3%);四七组患者中大部分是痛经轻度(50.5%),其次是痛经中度(40.4%),最少是痛经重度(9.2%)。3.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与中医年龄分期的比较分析:睡眠状况分布;睡眠品质调查表现二七组睡眠正常居多(50%),三七组睡眠多梦居多(37.8%),四七组难以入睡居多(43.1%)。情志情况分布:三组的情志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三组妇女患者中经常有的情志是易烦躁。二七组和三七组有时感受压力居多,而四七组没有感受压力居多。环境情况分布:本次调查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三组在环境因素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三组妇女患者中经常工作在冷的天气环境居多。饮食习惯分布:本次调查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中,三组在饮食习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二七组和三七组饮食偏嗜生冷居多,二七组占72.9%,三七组占65.6%,四七组饮食偏嗜辛辣居多,占66.1%。三组在冷饮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二七组和三七组冷饮习惯每日多于1杯居多,四七组冷饮习惯1周4-5杯居多。运动情况分布;本次调查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中,三组在运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三组患者中1周少于3次运动居多,二七组占61.0%,三七组占48.9%,四七组占50.5%。痛经原因和处理方式分布:本次调查的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中,三组患者在引起或加重痛经的情形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三组患者中会引起或加重痛经的情形因素以吃喝冷品居多。三组患者在痛经的处理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二七组和三七组患者中痛经的处理方式以敷热水袋居多。4.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与中医年龄分期的关系:本次进行调查的40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如下:辨证为寒湿凝滞证者有137例(33.7%),气滞血瘀证者有121例(29.7%),阳虚内寒证者有71例(17.4%),湿热瘀阻证者有36例(8.8%),肝肾亏损证者有21例(5.2%),气血虚弱证者有21例(5.2%)。调查结果提示表现二七组和三七组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以寒湿凝滞证居多。四七组患者中分布以阳虚内寒证居多。5.原发性痛经中医体质分布与中医年龄分期分析:本次调查的40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本次调查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居多占74.2%,平和质占25.8%。气郁质居多(42%),其次阳虚质(38.6%),血瘀质(31.0%),最少是平和质(12.5%)。本次调查研究原发性痛经三组患者与中医体质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二七组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中又以气郁质居多;三七组患者以阳虚质居多;四七组患者以气郁质居多。6.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分析:调查结果提示气滞血瘀证以阳虚质(44.6%),气郁质(43.0%),血瘀质(32.2%)居多。寒湿凝滞证以气郁质(35.8%),阳虚质(32.8%)居多。湿热瘀阻证以气郁质(50.0%),阳虚质(44.4%)居多。阳虚内寒证以气郁质(57.7%),痰湿质(49.3%)居多。气血虚弱证以气郁质(42.9%),血瘀质(28.6%)居多。肝肾亏损证以血瘀质(33.3%),阴虚质(28.6%)居多。7.原发性痛经症状程度与中医体质分析:调查结果提示407例患者中痛经轻度以阳虚质(33.1%),气郁质(31.9%)居多。痛经中度以气郁质(46.2%),阳虚质(39.4%)居多。痛经重度以气郁质(61.5%),血瘀质(59.0%)居多。8.原发性痛经症状程度与中医证候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原发性痛经症状程度与中医证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提示407例患者中痛经轻度以寒湿凝滞证(28.7%),气滞血瘀证(26.9%)居多。痛经中度以寒湿凝滞证(37.5%),气滞血瘀证(29.8%)居多。痛经重度以气滞血瘀证(41.0%),寒湿凝滞证(33.3%)居多。结论:1.本研究提示泰国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严重程度与中医年龄分期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经行腹痛的程度逐渐减轻。2.寒湿凝滞证在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证型中居第一位,有137例(33.7%),气滞血瘀证121例(29.7%),阳虚内寒证71例(17.4%),湿热瘀阻证36例(8.8%),肝肾亏损证21例(5.2%),气血虚弱证21例(5.2%)。二七组和三七组以寒湿凝滞证居多,四七组以阳虚内寒证居多。3.三组泰国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体质分类多为偏颇体质,其好发体质按照出现频次依次为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特禀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平和质。痛经程度与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偏颇体质会影响到痛经程度。平和质表明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所以痛经症状程度比较轻。轻度痛经患者为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中度痛经患者为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重度痛经患者为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