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前出现热异常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自然现象。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震前的热异常现象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新探索。与传统地面观测相比,卫星遥感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等优点。遥感资料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地学信息提取、地学数据库的建立有了技术上的保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热异常并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取方面,虽然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遥感图像受地形、地物、气温、云层等影响,识别异常非常困难。直接进行图像解译最直观,但非常依赖于经验,难于操作、检验和应用。图像差值分析可以消除地形、地物等静态因素的影响,得到相对增温区域的分布,但背景温度(正常图像)的选取具有不确定性,气温和云层的动态干扰会严重影响分析结果。在热异常的能量交换方面,红外辐射和潜热交换都很重要。地表能量交换包括辐射、感热、潜热等方式,其中,热辐射和潜热交换是主要的能量释放方式。地震孕育引起的热异常不仅可表现为热红外辐射异常,也可能表现为潜热通量异常。目前的研究只强调卫星红外辐射异常,尚未对红外辐射、潜热通量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潜热通量异常信息的识别,此项研究刚刚开始,初步结果表明,沿海地区的地震容易产生震前潜热通量异常,但异常的大小与发震区域、发震季节、震中距离海洋的远近等因素关系密切。气象因素也可引起较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如何区别地震异常和气象异常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异常分布的解析方面,目前对热异常的影响范围还不够了解,加上异常的复杂性,多数学者都主观地把热异常锁定在震中附近,而对其它地区出现的异常视而不见,丢失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本文以上述几个科学问题为靶心,从实际的震例分析入手,在理解地震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