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气温相关论文
冬季温度的极端变化经常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会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及......
本文分别利用海-陆-气-冰完全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和大气环流模式CAM,模拟研究了大尺度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LULCC)对全球及区域......
2006年12月26日,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份权威报告预测,在未来20~100年,中国地......
Evaluation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 over China and the Globe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i
Based on time series and linear trend analysis, the authors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th gen- eration atmosph......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RCM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more detailed surface characteristic and mesoscale modeling results ......
云南省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来充分利用本地的热区优势,秋冬季节大力推广辣椒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种植耐储运品种,依托......
基于1979—2016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和北半球冬季高纬地区地表气温(SAT)之间的联系。利用实时多......
本文利用文献[4]提出的一种新的反映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海陆温差指数分析了夏季风异常时我国气温、降水异常以及东亚环流状况,通过分......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前出现了显著的地表气温异常和潜热通量异常。二者在时间上相关,空间上相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开展了基于全球模式MIROC嵌套区域气候模式WRF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试验,预估了IPCCSRESA1B排放情景下中国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
<正>2019年4月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气候......
开展了基于嵌套的全球模式MIROC和区域气候模式WRF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试验,检验该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性能,得到以下结论:全球气候模式......
本文首次将Casati等提出的强度尺度分解方法应用到气候地表温度场的检验中,探讨此方法用于评估气候模拟场误差的详细空间信息的适......
基于1962~2011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本文研究了北半球冬季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对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影响及其......
<正>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全国总体上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4多,全国平均气温11.5℃,较常年同期(1......
基于数据长程相关性,利用相对变化趋势,构建气温相对变化趋势的概率密度函数及超越概率,研究并计算了1951~2017年中国气温相对变化......
This study identifies a decadal shift of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over Northeast Asia, including southeastern......
基于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29个全球气候模式开展的历史气候模拟和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8.5)下21世纪......
<正>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起源太古时代那浩瀚的海洋。海洋生物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加工场。为人类和其它动......
前不久,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吸引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目光,因为"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每位民众的健康和福祉,"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基于1961~2006年中国地面观测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以及中国其他6个地区地表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进行了检测和......
利用NCEP资料对 1 949~ 1 999年间的地表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EOF) ,得到的前两个模态均表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后 ,在两......
气候变化模拟、预估、影响评价和适应行动,均需深入了解全球陆地及不同区域地面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变化的基本观测事实和精准时空......
本文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Community Atmospheric Model Version 3.1),对近百年温室气体浓度、全球海表面温度、太阳常数的......
利用观测气温与再分析气温的差值分析了近40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地表气......
利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55个站点的逐时降水、日平均地面温湿场、低空气温露点差及OISST海表温度资料,对午后短时降水的极端峰值强度......
地震前出现热异常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自然现象。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震前的热异常现象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新探索。与传统地面观测相......
应用台站观测资料对ERA-40、NCEP/NCAR、NCEP/DOE和JRA-25等几种再分析地表(2m)气温资料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年代和季节的气候均......
采用中国194站气温观测资料(OT)、NCEP/NCAR(NT)和ERA-40(ET)再分析月平均2m温度资料,使用线性分析、方差分析、小波分析、EOF等方......
地表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土壤、大气和水等生态要素的重要纽带。地表植被的变化能够通过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
利用一个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后处理方法来改进中国地区冬季地表气温长期变化的预报。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1969~2001年共33年的中国......
利用1961—2005年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115个站点的地表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第五阶段(CMIP5)的历史模拟......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
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对近百年温室气体浓度、全球海表面温度、太阳常数的变化以及火山活动对我国地表气温所产生的影响进......
本文采用NCAR的WRF3.5.1模式,以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作为区域气候模式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场,对东亚地区进行了百年以上(190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