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影响到农民工自身融入城市的权利获取问题,也影响着政府市民化政策的落实和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生活,城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市民化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促进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但是事实上城市政府执行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农民工自身是否了解呢?享受相关政策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呢?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政策评估理论,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新要素,全面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课题组于2017年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进行的大规模农村外来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现状及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旨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建议。论文的新发现包括:第一,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指标及社会资本对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影响的研究框架。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划分为政策知晓、政策享受和政策满意三个维度,现状描述分析得出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不太理想。引入社会资本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现实社会背景和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构建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框架,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二,发现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知晓、政策享受和政策满意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即“政策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满意”。较低的政策知晓率直接导致农民工政策享受率也较低;虽然总体上农民工政策享受率较低,平均享受的政策1条都不到,但享受过相关政策的农民工的政策满意度比较高。这说明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知晓水平是前提,保障农民工有序享受到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提高市民化政策满意水平。第三,纽带型社会资本和连接型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知晓、政策享受和政策满意的主要因素。其中,正式组织参与、非正式组织参与和政府信任对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特殊信任会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在农民工群体间的传播和影响力。桥梁型社会资本,即一般信任不能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实施。迁移距离、代次、受教育程度、流动时间和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都显著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有助于系统全面把握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成因,对于政府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进而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上存在差异。第一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知晓、政策享受和政策满意水平都明显高于新生代农民工。值得注意的是,在受教育程度上,第一代农民工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市民化政策实施效果也显著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与之相反,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享受和政策满意水平,这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