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动态评估的观察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封堵术后儿童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结合6分钟步行的距离和试验前后心电参数、心脏彩超参数的变化,评估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的运动耐量和运动后心功能的变化状态。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室间隔缺损并完成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儿童41例作为实验组(VSD组)。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均按年龄分为3段:5~6岁年龄段、7~8岁年龄段、9~10岁年龄段,记录身高和体重。两组儿童均进行6MWT,试验后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记录试验前后呼吸次数、心率、收缩压、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02)的变化。试验前后做心电图的检查,记录心电图上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的变化。试验前后做心脏彩超的检查,记录心脏彩超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结果:1、两组儿童都可以成功地通过6MWT。2、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的距离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岁年龄段525.78±28.40m VS527.39±19.04m,P=0.843;7~8岁年龄段562.47±31.07m VS 559.07±23.74m,P=0.733;9~10岁年龄段592.92±38.33m VS 587.50±26.07m,P=0.727)。3、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试验后均较试验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VSD组和对照组的SPO2试验后较试验前无明显变化(P>0.05)。4、对照组的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试验前分别为132.09±18.05ms、90.33±10.06ms、403.78±17.45ms,试验后分别为128.29±13.13ms、86.36±7.93ms、397.82±16.48ms,心电参数试验后均较试验前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的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和QTc间期试验前分别为139.10±19.71ms、91.76±15.21ms、401.85±13.54ms,试验后分别为136.51±18.78ms、92.71±15.43ms、400.71±15.15ms;PR间期和QTc间期试验后比试验前减小,QRS时限试验后较试验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VSD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的心电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和LVFS试验前分别为36.03±3.43mm、23.08±2.45mm、67.37±4.40mm、36.56±3.54mm;试验后分别为36.00±3.93mm、22.50±2.58mm、68.58±3.77mm、37.94±2.88mm;LVIDd、LVIDs试验后较试验前缩短,显著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VEF及LVFS试验后较试验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和LVFS试验前分别为36.81±3.19mm、22.52±2.63mm、66.18±3.32mm、35.59±2.83mm;试验后分别为35.63±3.17mm、22.03±1.85mm、68.49±5.59mm、37.62±4.47mm。LVIDd、LVIDs试验后较试验前缩短,显著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VEF及LVFS试验后较试验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VSD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的心脏彩超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相同年龄段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的运动耐量可达健康儿童水平。2、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6MWT后心电参数PR间期、QRS时限及QTc间期均无显著改变,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日常活动下心电参数稳定,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小。3、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6MWT后心脏彩超参数LVIDd、LVIDs、LVEF及LVFS的变化类似,提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儿童和健康儿童运动情况下心功能的变化状态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共感染所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从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CAP患儿病史资料。研究组为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共感染CAP患儿,对照组为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特征。结果:(1)共纳入肺炎患儿243例,平均年龄为(4.20±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相关死亡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提高临床医生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31例流感相关死亡病例(死亡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PICU住院救治存活的188例流感患儿为存活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
背景: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h)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根据血红蛋白的肽链缺失类型,分为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及其他类型地中海贫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可简称重型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major,TM)。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由于铁超载、心脏高输出状态,导致心肌的机械运动功能出现异常,可表现为铁超载性心肌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以及慢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导致不可逆心脏损伤
目的:分析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的临床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其早期识别相关危险因素,为KDSS的早期识别、系统评估、及时诊疗以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32例KDSS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以同期97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川崎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与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愈合率的关系,为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科经消化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同时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的44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广泛代谢型(EM)25例(EM组),中间代谢型(IM)10例(IM组),弱代谢型(PM)9例(PM组);IM组和PM
目的:EDSS量表与MOCA量表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估多发性硬化的工具,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发性硬化复合功能量表是EDSS的备选量表,可以评估多发性硬化的运动和认知功能,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本研究拟用上述3个量表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评价,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相较之下MSFC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上多发性硬化的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中国医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病毒合并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流感病毒合并G+细菌感染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抽取同期住院的1 10例无合并感染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临床
目的:探讨个性化定制负压吸盘治疗对3岁以下婴幼儿漏斗胸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诊断为漏斗胸并接受个性化定制负压吸盘治疗的63例婴幼儿漏斗胸患儿为研究对象,用3D扫描仪获得漏斗部体表数据并制作个性化定制吸盘,按照使用办法使用吸盘进行治疗,每3-6月门诊复查1次,复查时同样使用3D扫描仪获得数据,随访时间为1年,评价3岁以下婴幼儿漏斗胸患儿使用个性化定制负压吸盘的临床疗效。结果:共63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儿童炎症性肠病(IBD)肠粘膜中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LCκ)表达情况,初步探索FLC与IBD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9月-2020年11月45例确诊IBD患儿肠道黏膜蜡块标本,分为2组,分别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其中治疗后缓解配对成功患儿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FLCκ在肠道组织黏膜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评分比较FLCκ在活动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社区获得性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共12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症组101例,重症组26例,收集相对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指标等,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获得性晚发型新生儿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