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具体解决策略是以内涵逻辑理论为指导,吸取训诂学精华,通过提取词的抽象类义来把握名词的语义结构,以达到使汉语语义分析和解释形式化的目的。论文具体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关”、“木”、“刀”、“车”、“手”、“书”等单音节词的语义结构,初步建立了含处所义、材料义、部分义、人造物义以及符号义等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并以此来分别解释说明这些名词跟其他名词的语义组合结构、句法搭配以及所受语义限制。通过内涵特征来解释纷纭复杂的汉语语义,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汉语名词语义组合规律的思路和方法,可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撑,解决单纯统计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 论述研究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选题的目的和解决策略。汉语属语义型语言,没有形式标记,因而需要语义知识的建设。当前中文信息处理单纯使用统计方法的存在不足,基于语义规则的方法具有可观的实用价值。汉语语法学界和计算机界在名词的性质、定义和分类及功能上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有关"名+名"的语义研究也亟待加强。本文选题的目的是通过名词语义结构以及结构各成员间的搭配关系分析,建立“名+名”的语义组合模式,为机器切分、语义理解提供可形式化的规则。这可解决同形词的语义识别、多项NP语义结构分析、未登陆词的语义理解等等。分析了以往优秀的语义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吸取了义素分析法和训诂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提出了内涵特征和叠置原理、类义抽象解决汉语语义问题的策略。第二章主要是建立内涵逻辑理论框架并用于词语语义解释和理解。文章首先定义了词、词义、概念、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运用集合理论解释了概念内涵之间、外延之间的各自的关系。认为名词是指称实体的词语项,实体包括物理实体和抽象实体两类。名词具有内涵性质即语义特征,提出了"定义特征"和"情景区分特征"两个概念,并分析了名词定义特征的构成要素,介绍了"定义特征"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论证了概念的内涵特征组合规律,解释了特征的层级性和方向性对句法组合的限制,以及两个名词的内涵外延组合方式。分析了概念内涵义和外延义与词类的对应问题,认为内涵特征算子是名词取内涵义的标记。最后讨论 了具体语境中的有指与无指问题,指出理解语义离不开情景和上下文。第三章主要论述抽象类义理论。文章首先探讨了汉语的基本单位、词的概念,由此引出要依靠叠置原理来作为词表收词的标准。进而提出运用抽象类义理论应对汉语语言单位界限不清、大量的多义词以及兼类词的语言事实。论述了抽象类义的原则、方法以及与内涵特征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由语素义求取组合义的争论症结,认为处理内涵特征构词要区分频繁结构和非频繁结构,注意吸收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成果。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实例建立汉语名词语义结构的模型。文章首先确定了选取例词的范围、依据。基本分析方法如下:首先通过收集相关辞典对例词解释,指出词典收词和释义存在的问题并对辞典中词的义项进行归并,然后提取抽象类义、确定定义特征及分析构词的内涵特征,并排出例词的语义特征表,最后验证语义特征组合规律。以此来分别解释与名词有关的句法搭配以及所受语义限制。文章具体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关”“木”“刀”“车”“手”“书”等单音节词的语义结构。 第五章是运用内涵逻辑理论对名词谓语句分析,论证名词谓语句的性质、分类,具体分析了名词概念间的关系对句法位置的限制,并加以形式化的规律总结。第六章是总结。总结本文的研究特点、理论意义、提出后续研究方向和拟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