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听任务态功能连接网络在脑磁图传感器水平的改变 [目的]许多电生理研究已发现偏头痛患者的中枢听觉信息处理功能发生了异常,但这种异常在大脑网络水平的改变并未被详细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脑磁图、大脑功能连接以及图论方法学,探讨与健康对照组,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听任务态功能连接网络在传感器水平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的频段特异性。 [方法]利用脑磁图采集了17名偏头痛患者以及1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传感器水平的听任务态数据。通过功能连接模式图分析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从低频到高频的各功能连接网络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图论量化分析偏头痛患者与健康相对照者相比在各频道神经网络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明确异常的网络参数与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功能连接模式图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听任务态功能连接在1-4Hz和4-8Hz频段在枕区呈现连接显著增强,在30-80Hz频段呈现双侧颞区间抑制性连接增强。网络参数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患者的度和路径长度在低高频段均有显著改变,连接强度和聚类系数在低频段有显著改变。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患者与听觉信息处理相关的神经功能连接网络在低频和高频范围内均显著受损,多频段脑磁图分析可能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为偏头痛听觉信息处理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解释。 第二部分偏头痛患者听任务态效应连接网络在脑磁图源水平的改变 [目的]在第一部分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听任务态功能连接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脑磁图研究偏头痛患者听任务态各频段效应连接网络在源水平的改变。 [方法]利用脑磁图采集17名偏头痛患者及1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在听任务态时源水平效应连接数据。通过效应连接模式图分析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从低频到高频的各效应连接网络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图论量化分析偏头痛患者与健康相对照者相比在各频道效应网络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明确异常的网络参数与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效应连接模式图提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患者额叶与双侧颞叶间的抑制性连接在1-4Hz和4-8Hz增强,在250-500Hz,相比于健康对照组额叶与颞叶、顶叶的兴奋性连接,偏头痛患者组呈现抑制性连接;网络参数分析提示偏头痛患者组的连接强度在左侧听刺激时在4-8Hz、8-12Hz、250-500Hz频段显著增加,右侧听刺激时在250-500Hz增加;路径长度在左侧听刺激时1-4Hz和4-8Hz显著降低,右侧听刺激时在1-4Hz显著降低;度在左侧听刺激时在4-8Hz和80-250Hz时显著增加,右侧听刺激时在8-12Hz显著降低;聚类系数在左侧听刺激时在80-250Hz时显著增加,右侧听刺激时在8-12Hz显著降低。此外,异常的功能连接网络与偏头痛患者的病程长度呈正相关。 [结论]本结果第一次表明偏头痛患者的听任务态网络在低频及高频范围内显著受损,表明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听觉处理能力异常,并且这种受损与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