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20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也提升到国有资本带动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带动国民经济这条主线上来。在这条主线上,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以资本为纽带,主动调整国有经济的范围,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产业向国家必须控制的战略产业集中。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加速发展。在这种产业阶段条件下,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更多是向战略性的重化工业集中,即实现国有经济对生产领域的控制。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新的课题:资本对流通领域的控制力丝毫不逊色于对生产领域的控制力。 本研究论文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变化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流通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导致现阶段我国流通领域出现战略性危机前兆,如战略性资源供给不足,流通基础设施难以保证重要商品的市场流通,流通业立法受制于国外垄断资本等等。这表明十多年来,我国决策层与理论界忽视了流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本研究论文以这种实证为基础,在理论上提出,危机来源于流通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流通领域三大资本的竞争性矛盾。为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进入流通领域的国有商业资本必须对我国的流通领域进行战略性控制,必须对流通领域具有四大控制力,即反映消费结构变化、主导现代流通生产力发展、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发挥示范性引导性作用以及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有商业资本要积极参与流通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与介入流通领域的民营资本、国外垄断资本积极合作。结合国有经济改革实践,本研究论文也提出了国有商业资本控制力的建设途径,并以重要工业生产资料流通和信息技术产品流通为例,力图从实践上探索一条具体指导国有商业资本实现控制力的途径。研究论文最后是对国有商业资本“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点大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