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e:LiNbO3晶体缺陷结构及光折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体全息存储器以其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信息寻址速度快等优点,在现代存储技术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铌酸锂晶体因其良好的光折变性能成为非常重要的体全息存储材料,但铌酸锂晶体存在的响应速度慢、散射噪声强、读出过程的挥发性等缺点制约了体全息存储器的发展。因此,改善和优化铌酸锂晶体,进而提高体全息存储器的整体性能已成为当前体全息存储领域的首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提拉法生长出无宏观缺陷、光学均匀性较好的双掺杂新型Ru:Fe:LiNbO3晶体。研究了Ru:Fe:LiNbO3晶体的本征缺陷结构、掺杂离子在晶体中的占位及对晶体光折变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红外OH-吸收谱以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实验手段,详细研究了Ru:Fe:LiNbO3晶体的缺陷结构以及离子的占位情况。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钌铁铌酸锂晶体仍然保持LiNbO3晶体原有的晶格结构,说明掺杂离子以取代Li或Nb的方式进入晶体。晶格常数比同成分的纯铌酸锂晶体稍大,但由于掺杂离子与被取代离子的半径不同,衍射峰的强度发生了改变。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确定了杂质离子Fe和Ru在晶体中的占位情况,晶体中掺杂的钌铁离子占据正常的Li位,这样形成了FeLi2+(FeLi+)和RuLi3+(RuLi2+)缺陷,由Li空位进行电荷补偿。由于Fe3+/Fe2+和Ru4+/Ru3+极化能力均大于Li+,从而使得O2-的极化程度增加,其电子云变形性增大,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会降低,引起吸收边红移。氧化处理只是改变了OH-吸收峰的吸收程度,并没有改变吸收峰的位置,也没有出现新的吸收峰,同时氧化处理使晶体的基础吸收边紫移。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钌含量Ru:Fe:LiNbO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包括衍射效率、响应时间、擦除时间、动态范围、灵敏度等。发现晶体中钌的掺杂浓度和氧化处理都能影响晶体的光折变性能:随着晶体中钌的浓度的增加,晶体的衍射效率上升,响应时间缩短,动态范围、灵敏度增加;相对于生长态的晶体,氧化处理使得晶体的衍射效率增强,响应时间增长,动态范围、灵敏度减小。同时还发现Ru:Fe:LiNbO3记录和读出的严重不对称性,体现了Ru:Fe:LiNbO3晶体的准态非挥发特性。本文还首次利用双波长非挥发存储技术研究了Ru:Fe:LiNbO3晶体的非挥发光折变性能。相比于传统的双色非挥发全息存储,Ru:Fe:LiNbO3晶体的双波长非挥发光折变存储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稀磁半导体是指将磁性离子注入到非磁性半导体中,使其成为磁性半导体,从而具有电荷和自旋两种自由度,为了实现自旋极化载流子的高效注入以及3d金属和载流子浓度的独立调控,同
为了研究不同冷冻方式对淡水鱼品质的影响,本文以鮰鱼、鲈鱼、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30℃平板冷冻、-80℃冰箱和-80℃液氮分别对鮰鱼、鲈鱼、鳜鱼进行冷冻处理,研究不同冷冻方
目的 探讨玛咖水提物在PC12细胞对抗二氯化钴(CoCl2)诱导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细胞增
本研究采用提拉法生长了无宏观缺陷、光学均匀性较好的具有不同掺Zn(3、6和7mol%)及掺Er(1.5和3mol%)量组合的Zn:Er:LiNbO3单晶。研究了最佳生长工艺参数。测试了Zn:Er:LiNbO
研究了硅含量对Al2O3-SiO2气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的增加,Al2O3-SiO2溶胶的凝胶时间逐渐延长,气凝胶密度逐渐增大,其结构逐渐由多晶勃姆石向无定形SiO2
气相负离子反应凭借其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强等优点,在探讨新的有机合成机理和检测一些重要热力学数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实验技术和检测手段的改进,使气相负离子化
本文利用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了HFPEs(氟代聚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醚类化合物CH3OCF2CF2OCH3与OH自由基、Cl原子反应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 CH3OCF2CF2OCH3+OH→
自从二茂铁和[(η5-P5)2Ti]2-被成功合成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芳香性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人们的青睐。对类似的二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尝试和理论探究一直是实验化学和理
微表情的发生只牵涉到面部局部区域,具有动作幅度小、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面部在产生微表情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无关的肌肉动作。现有微表情识别的全局方法会提取这些无关变化的时
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之下电阻消失变为零,并且具有完全抗磁性的材料。由于超导材料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实验表明费米液体理论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