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属性在加强远程证明安全中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大力发展,计算机在公共服务如金融、政府、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计算机平台的安全性也遭遇到了最大程度的挑战。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端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等逐渐显的捉襟见肘,同时这些安全的保护措施更多的是在软件应用层进行保护,而现在变异的一些病毒、木马等可以通过硬件来对计算机进行感染。如在开机之前就通过硬件把计算机感染了,即软件应用层的保护还没有形成,计算机已经被感染了。所以如何有效的保证用户和平台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信计算的出现为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全新的方案。可信计算是通过为计算机平台配置具有安全保护的可信平台模块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作为平台检测特性的硬件,把TCG的软件栈TSS(TCG Software Stack)作为为上层应用提供访问接口的软件系统,通过TPM与TSS共同搭建起软硬件相结合的可信环境。在可信计算的环境下,它工作的基本过程是:在计算机系统中,首先构建一个信任根,从此信任根开始,经过硬件平台、到操作系统、进而再到应用,一级度量一级,一级信任一级,这样一步一步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建立起信任,信任链的存在为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信性提供了保证[1-2]。远程证明技术是可信计算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远程证明技术能够验证远程计算环境是否具备可信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检测远程平台安全配置,防范潜在的平台安全威胁,为各种高安全级别网络应用提供有效支撑,为在网络环境中搭建信任关系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针对现有的远程证明方案中安全性弱、不能反映用户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该方案在证据的可信生成与可信验证中用到了基于口令的加密(Password Based Encryption),利用可信平台模块模拟器(TPM Emulator)、Java TCG Software Stack来构建实验平台。对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且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实现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是可行的,相对于AES加密的远程证明方案,一方面提高了证据的可信性与传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出用户特征。相对于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方案,提高了验证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企业所开发的应用系统也在不断增多,这些系统有着独立的安全验证机制,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分别被每个系统保存的,无法互相传递,用
被誉为下一代万维网发展蓝图的语义Web,期望为Web资源引入语义描述而被机器理解的设想,使利用本体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的研究很快成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关注热点。本文提出
随着宽带的普及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met上承载的内容已逐渐由单纯的文字,转变成为包含文本、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数据。流媒体服务以缓存需要小,启动延时短,画面清晰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跨企业业务的增多和流程复杂性的增加,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流程,如何满足异构环境下的协同合作,如何开发低成本的企业应用程序,给现在的工作流领域带来
学位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是一种新的软件架构,它利用多种已有的实现技术,构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框架,在其基础之上建立分布式的应用。SOA的主要目的
Web服务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应用集成方式,允许不同的客户端使用它提供的服务,Web服务已被业界广泛接受为用户解决复杂问题和跨多个平台与系统的分布式过程。SOAP作为Web服务通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盛发展,将传统工业生产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石油工业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油藏地质建模来指导油气田开发已经
将Web Services技术与优化算法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实际有效的,可以大大提高算法普及率和应用性能的运作方式。本课题就是基于Web Services的优化算法分布式平台的开发。平台使
在电力行业培训工作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本文根据国内电力行业培训仿真系统的现状,立足于变电站培训的应用,针对变电站设备知识学习、变电站设备巡视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