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余年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无不围绕着高师教育体系的定向与非定向、封闭与开放的反复交替而曲折前进。新世纪之初,在国家基本政策的引导下,各类高等学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形成了多渠道培养教师的格局。在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的大潮之下,封闭的云南省高师教育体系也逐步转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可行的具体政策探究是保障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顺利进行的关键。 结合云南高等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基础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公共政策理论、教育政策理论、教师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省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的具体政策。论文包括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里,笔者简要回顾、分析归纳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认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是教师教育体系演变的根本动力,采用何种教师教育体系,都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可循;每一种教师教育体系的运行,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教师有利于提高师资学术水平,由定向型封闭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向非定向型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这种转变是有条件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相应的政策措施,也容易削弱师范性,导致所培养的师资教育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不足;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并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设,来保障开放化体系中所培养师资的专业水平,是国际先进国家的政策实践,它不失为我国当今的高师教育开放化进程中的一种政策参考。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里,笔者对云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依据高师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将云南高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产生和初期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体系形成壮大阶段和体系逐步开放阶段,并考察了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云南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独立设置的高师教育体系明确了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保证了大量合格中小学师资的输入,为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和21世纪的振兴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封闭定向型的独立体系受政策的重大影响,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和保护性为出发点,致使高师教育趋于单一性,由此产生较为严重的发展问题,高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是历史的必然。目前,云南高师教育体系的封闭定向模式已被打破,可是,开放程度还较小,开放化之路还很漫长。云南高师教育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顺利进行体系的开放化,必须制定相应政策,规范管理,科学引导。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整个研究的核心部分。在这个部分中,笔者在系统探讨了云南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政策的价值基础、政策要求、代价分析之后,提出合理的政策选择。 在政策研究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根据我省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的状况,笔者指出,我省的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政策应建立在“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坚持开放性与规范性的统一”的价值基础之上。 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政策作为教育政策之一,最终目的是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以满足诸多的现实需求,包括知识经济的需求、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需求等,这些需求是制定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政策的客观依据。 高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是教师教育的一大进步。从历史上看,人们为这种进步付出过代价,甚至是巨大的代价。理性地去分析代价,是为了有效地减少代价。高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减传统封闭型师范教育体系的弊端,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极易产生以下代价:宏观调控与规划的缺位而导致新的师资不足;缺乏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制度建设而造成师资质量的下降;没有健康的教师教育资源市场而产生教育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在政策制定中,必须力求减少或部分减少这些教育代价。 在论文的最后,笔者从政府、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三个角度对云南省高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的政策进行了探讨。从政府这个角度上说,它应承担起统一规则、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确保质量、营造环境、鼓励合作等职责。作为我省教师教育主力军的高师院校,应主动迎接挑战,改革专业设置,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高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进程中,综合院校成为教师教育的生力军,他们应遵循教师教育的规律,充分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实行高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政府、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的齐心协力,以顺利实现云南省高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