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偏向是抑郁症患者患病、维持和复发的一个关键因素,注意作为认知加工的一种重要成分,一直是学术和临床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半个世纪的研究始终没有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上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结合刺激自我相关性这一因素对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明确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同时了解其注意偏向的模式。
本研究将己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被试自行选择自我相关的形容词,再匹配以效价、唤醒度和词频相当的词汇作为非自我相关词汇形成刺激材料,在实验一中运用负启动范式来考察该群体相对健康对照组是否存在对自我相关的消极词汇的抑制缺陷。我们假设,抑郁症患者存在对消极词汇的抑制不足,且这种抑制不足在自我相关词汇上更加明显。而健康对照组能对消极刺激进行正常抑制,且在自我相关刺激上抑制功能更强。除关注抑郁症患者在注意机制上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外,我们还聚焦于抑郁症患者在注意不同阶段中表现出来的注意偏向的模式,进一步考察在引入自我相关性刺激后能否在模式上达成统一观点。研究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三中两个情绪词汇点探测任务,考察抑郁症患者在刺激呈现250毫秒和14毫秒时是否会表现出对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的注意偏向。我们假设,相对健康对照组,在刺激呈现250毫秒时,抑郁症患者存在对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的注意警觉,而对非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则没有。健康对照组仅存在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注意回避,而对非自我的积极刺激则没有回避。当刺激呈现14毫秒时,我们假设抑郁症患者存在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自动警觉,而健康对照组则没有。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都存在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抑制缺陷,以及对消极非自我相关刺激的明显抑制,表明个体的注意偏向会受到刺激自我相关性的影响,且两组在注意抑制功能上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二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只存在对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的注意警觉,对非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没有注意警觉。同时,健康对照组则表现出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注意回避,对非自我相关消极刺激没有注意回避。实验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不仅缺乏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注意回避,相反还会对这种刺激更加敏感,这也可能成为抑郁发病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三结果发现,在注意的前意识阶段,抑郁症患者只对非自我相关的情绪刺激存在注意警觉,而健康对照组则对自我相关的情绪刺激存在注意警觉,且这两种效应都不受词汇情绪类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刺激的自我相关性对个体的注意偏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在抑郁症患者中这种影响超过了情绪类型的影响。
本研究将注意的作用机制与注意阶段理论结合起来,从两个角度共同考察抑郁症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通过引入自我相关性这个因素深化关于抑郁症注意偏向的理解。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向更多出现在自我相关的消极刺激的情况下,具体表现为在注意早期阶段对消极自我相关刺激的注意警觉,体现为一种注意易化机制。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这种注意偏向在前意识阶段被他们对自我的高度关注所掩盖,只在非自我相关刺激中表现出情绪效应。而在注意的抑制机制上,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表现出对消极非自我相关刺激的抑制不足,因此在注意抑制上两组是否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