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在甲基苯丙胺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PUMA在甲基苯丙胺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甲基苯丙胺致神经炎性反应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UMA蛋白表达、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1,M2a和M2c)表型指标;应用Carboxy-H2DCFDA探针检测小胶质细胞内ROS含量;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UMA启动子区域与核转录因子STAT3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PUMA KO小鼠,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染色的方法,从整体水平进一步验证PUMA在甲基苯丙胺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结果:1)甲基苯丙胺(150 μM)呈时间依赖性上调BV-2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PUMA表达;2)甲基苯丙胺通过作用于BV-2细胞Sigma-1受体而引起PUMA表达上调;3)ROS介导甲基苯丙胺引起的BV-2细胞PUMA表达上调;4)信号通路MAPKs和PI3K/Akt通路磷酸化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STAT3转核参与甲基苯丙胺引起的PUMA表达上调;5)甲基苯丙胺(150μM)呈时间依赖性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M1表型标志物(iNOS)水平升高,而M2a表型标志物(Arginase)表达水平下降,M2c表型标志物(SOCS3)未见显著变化;6)沉默PUMA表达可以显著减少甲基苯丙胺导致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而过表达PUMA可以加剧小胶质细胞活化;7)整体水平,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30 mg/kg)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但在PUMA KO小鼠上不能引起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甲基苯丙胺引起小胶质的细胞活化是通过作用于Sigma-1受体,引起细胞内ROS生成增多,从而活化MAPKs和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核转录因子STAT3转核,最终导致PUMA蛋白表达上调并介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其他文献
牡蛎(oyster),俗称海蛎子,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我国卫生部批准的第一批药用兼保健的功能性食品。牡蛎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良好原料,目前对牡蛎多肽的研
学位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部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PF以糖皮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类药物为主,但疗效不明显且毒副作用大。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PF发病机制
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日能达成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体验性活动、课外实践等均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
2019年高考理综卷Ⅰ生物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必备知识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信息获取,强调应用性,彰显学科特色.在复习教学中,应优化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考生
学生对物理规律公式难以理解和应用,归根结底是物理概念基础不牢.对物理概念掌握不到位会导致学生物理学习吃力甚至弃学.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学习的第一关,可使用“物理概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