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盗版是我国现阶段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中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和难题之一,但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图书盗版是盗版的传统形式,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盗版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等电子产品的盗版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出版、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著作、论文,而专门研究图书盗版问题的学术成果几近空白。但图书盗版现象不会因为学界的冷落而消失,相反,正愈演愈烈,达到了猖獗的程度,构成了对出版产业和国家经济利益的严重破坏;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法学界尤其是经济法学界的关注、研究,并给出解决之道。本文即站在经济法的视角,试图对我国图书盗版问题及其特质进行定性分析,寻找其与经济法相关部门法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探析运用经济法手段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及具体思路。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相当于本文的总论部分,第四至第五部分相当于本文的分论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阐述运用经济法手段治理图书盗版的必要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也简述了现阶段经济法治理图书盗版的艰巨性和局限性;第二部分从经济法角度对研究图书盗版首先必须阐明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解析,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界定了图书盗版的概念、类型,其次对其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图解和数据阐述了图书盗版的危害性;第三部分是对图书盗版之经济法制成因的简要分析,提出了导致图书盗版猖獗的十余个经济法制因素;第四部分将市场规制法和治理图书盗版结合起来,从与图书盗版问题相关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四个制度层面,具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法律漏洞或缺陷,初步提出了法律对策;第五部分阐述宏观调控法对于遏制图书盗版的重要意义,并从产业发展规划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审计法律制度等五个不同方面分析了现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选题立意较新。在我国现有的法学研究典籍中,尚未找到针对图书盗版问题的专门著述(包括专题论文),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均不多;本文首次从经济法的角度对图书盗版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其次在一些具体内容上给出了笔者的独特理解,如对图书盗版概念的界定,图书盗版类型的划分,图书盗版危害性及其成因分析,对与防治图书盗版有关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业发展规划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