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方诗学的开创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本人极具诗人天赋,但同时也是最为著名的诗的反对者。在其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让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自荷马以来的诗人及其作品大加挞伐,宣称摹仿的诗与实在隔了两层,是影子的影子,诗中没有知识,而且败坏人心。对《理想国》中柏拉图诗学的解释首先就是对这一态度的解释,除此之外,是对柏拉图批判诗的各种细节问题的澄清。本文致力于从伦理视角解读《理想国》,对其中的诗学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理想国》哲学的说明,对其戏剧情节的把握和对其中论诗部分的详细解读,为柏拉图的诗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第1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述了《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并对解读柏拉图作品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说明和解释。笔者认为《理想国》诗学应在哲学与诗的古老争吵之历史语境和哲学戏剧《理想国》的戏剧情节中加以理解,对柏拉图作品的解读应兼顾其哲学品质和戏剧性两个方面。第2章是对《理想国》一书的整体解读,用以说明其中的诗学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之上和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被提出的。第一部分从关系全书架构的一些关键点出发,论证《理想国》一书的中心关切是伦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对第一卷和第二卷开头部分的解读,说明《理想国》本身所处的语境,即传统的衰弱和智术的泛滥导致了道德的混乱,传统的人生问题有待新的解决之道;第三部分是对全书戏剧线索的梳理,在其中论诗部分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以彰显;第四部分则借助于对处于《理想国》中心位置的四个比喻的考察和阐释,研究了《理想国》对于人类处境、最高实在、存在和认识结构以及灵魂等级等问题的学说,并阐明柏拉图的哲学观念与其诗学的关系。第3章是对二、三卷中论诗部分的详细解读。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通过论述护卫者的教育提出了对诗的初步审查,其关注点是诗与教育的关系,因此着重外在和内在的理性对诗的净化,以及诗在教育中对心灵的净化。通过详细解读,笔者认为柏拉图对诗的内容审查是对传统诗中神圣领域的清理,将人格化的反复无常的神净化为理性的善好的神,而其形式批判实际上是一种接受批判,为了说明人的心灵在对诗所传达的观念的接受中应有理性的判断。因为此时苏格拉底是通过一条较短的道路为正义辩护,他对诗的审查建立在谈话共识的基础上,而这些共识来自于可接受的传统意见,因此,此时对诗的批评是不彻底的。第4章是对《理想国》第十卷的解读。在《理想国》的哲学戏剧中,苏格拉底通过一条更长的道路看到了最高的善好和形式的世界,在这个基础之上更新了对正义的辩护,并且对比了正义者和不正义者何者更幸福,此后在全书的结尾再次转向了诗。因此,第十卷对诗的讨论关注的是诗与真理的关系,柏拉图将批判的锋芒对准诗的摹仿。对话中的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论辩纠正了人们对诗之权威的迷信,并借助于揭示审美的道德后果,对传统的诗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攻击。然而,在批判的最后,苏格拉底又巧妙地为诗辩护,号召一种新的哲学诗的产生,并通过自己作诗进行了示范。笔者认为,柏拉图在第十卷中对诗的批判体现出一种创造新诗的冲动,这种新诗将不再摹仿表象,而是摹仿哲人的心灵在逻各斯中的自我认识。第5章在前文解读的基础上评析了《理想国》诗学中的三个问题——摹仿、净化和谎言。笔者认为,柏拉图的摹仿论谴责了传统的诗对表象的热衷、对习俗的谄媚以及诗的接受者对诗不经批判的接受。柏拉图拒斥摹仿是为了将人们从洞穴处境中带离,让人的生活从外在的机运和内在欲望之缚中解脱出来。带着这样的目的,柏拉图的净化理论包含了理性对传统诗的净化和哲学诗对心灵的净化。柏拉图将诗看做谎言,但他区分了两种谎言,传统的诗充斥着真实的谎言,因为它遮蔽了实在,被表象统治,而期待中的新诗则为心灵去除遮蔽,促使心灵转向,看到真理的光芒。这种诗将最终成为洞穴中的“奇迹”和哲人返归洞穴的修辞术。第6章得出结论,认为《理想国》是柏拉图对传统问题的发言,也是对时代道德困境的一种回应。柏拉图对诗的批判是为了促成诗本身的转向,在人们的内心建立新的美德,培养对哲学生活的爱,并在自足的美德和内心的哲学追求中寻觅幸福而卓越的人生。柏拉图诗学的理想主义应在这种伦理关切中加以理解和评价。最后,本文的结尾部分对柏拉图的诗学在批评史中的影响作了简要的概括,指出柏拉图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的重要性以及他的答案发人深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