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以介绍证券投资基金研究背景为出发点,介绍证券投资基金定义其优点、特点,重点关注开放型股票型基金,结合基金行业相关数据简述国内基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的投资者一些不当行为,引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然后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以往研究往往将对基金主动性投资行为、交易策略、羊群行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割裂,笔者认为这三者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主动性投资行为是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所采用的基准指数的差异化投资组合或是由其导致的不同收益率;交易策略则是通过对比某一时期某只股票或其他资产不同的收益率和增持减持方向得出;羊群行为则是度量某一机构投资者对行业平均投资行为的差异程度或者说对某部分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模仿程度。本文将前两者进行了统一研究、测算,并对羊群行为的测度方法提出一些细分方向上的建议。其次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和梳理,并选择本文研究所需的模型,并进行了部分的补充和改进。笔者在借鉴用李雪峰(2008)改进的GTW模型、郑中华提出的主动性份额测度模型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并细分一些投资方向。对传统的测度羊群行为的LSV模型提出一定细分操作方向上的建议,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样本基金对其在2014年上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基于其业绩参考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二者在持仓股票与指数成分股的差异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判断其主动性投资行为的测度值。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在长期内证券投资基金的主动性投资行为测度值较高但波动较小,在13个半年度区间内整体均值维持在51.4%—62.56%区间,绝大多数证券投资基金是靠基金经理基于个人投资决策进行选股,而非参考其业绩基准指数。采用GTW模型对样本基金在2019年第4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的动量(反转)交易策略判断值——TM值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样本基金在整个2019年第4季度2020年第4季度5个季度的时间段内,每个季度的样本基金整体TM值的平均值均大于3.2,表明样本基金整体更加偏向于使用动量交易策略,就是“追涨杀跌”这种常见交易策略。在2019年第4季度的TM值平均值为3.2,到了 2020年第1季度翻了约3.6倍,攀升至11.64,2020年第二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继续上升至12.19、12.9,表明在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有效市场的前提假设条件进一步减弱,基金的追涨杀跌程度进一步加剧。理论上通常认为机构投资者或者专业投资者,较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会更加理性,其理性投资行为会平抑市场上股价暴涨暴跌、波动混乱、价值错估等金融乱象,引导市场合理有序、估值准确的投资行为。结果表明较多的证券投资基金采用了“追涨杀跌”的交易策略,这种交易策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以及引导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随后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主动性投资行为测度值、动量(反转)交易策略测度值这两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的影响效应采用计量分析软件进行模型估计从而判断其效应。模型结果表明长期内基金的主动性投资选股行为而非复刻指数成分股的投资策略未能显著带来基金收益率的提高。基金收益指标更多是由时点区间所包含的利率、汇率、货币量、国家政策等宏观经济周期所影响。仅在部分时间区间如2015年上、下半年则分别在0.01、0.001的p值水平上表明基金的主动性投资行为测度值每上升一个单位(1%),基金的月度复合回报率就会上升3.033、2.391个单位(1%)。而不论是在13个半年度的较长时间段内,还是单个半年度内,主动性性投资行为均会带来基金风险的显著提高,但是其影响程度随代表风险指标的不同有所差异。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无论是采用动量的追涨杀跌交易策略还是反转的低买高卖交易策略,均无法带来基金收益的显著提高。基于当期股票收益率的增持减持行为,并不可靠。相反还会引起基金风险的上升。论文最后部分对前述模型结论进行总结,并基于前述研究结论,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机构和基金投资者分别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