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梯度对农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引进“空间梯度”这一关键变量,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详尽地考察了非农化、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梯度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不同市场化地区中所呈现出的具体效果。研究发现:宏观层次上的地区非农化,在靠近城市的地方对农民家庭收入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家庭作用不大;微观层次上的家庭非农化,在偏远地区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具有明显作用,而对于靠近城市的农民家庭的作用相对较小;就教育所表征的人力资本因素而言,在越靠近城市的农村,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边际效用越大,反之越小;以劳动技能所表征的人力资本,整体上对农民家庭收入的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社会网络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积极影响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更为突出。市场化作为一种制度环境,能够进一步放大或型塑这些因素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地区非农化、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差异在高市场化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家庭非农化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梯度差异在低市场化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劳动技能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空间梯度差异,能够在高低不同的市场化地区呈现出完全相反的逻辑。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压力不断加剧,出现了很多与职业流动相关的问题,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是“闪辞族”的出现。这一社会现象有发展为一种新的职业流动模式的趋势,已成为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近年来各行各业特别是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问题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警惕。首先,由于拿不到养命钱,无法获得生活保
社会学发展至今,形成了默会(tacit)的研究对象:社会(society)或者社会性(thesocial)。然而,今天的社会学危机四伏,因为它赖以成立的基础正在被吞噬或者说遭受致命的打击——人们
本文主要以社会学角度为主,综合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来分析这个选题,而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笔者认为若仅停留于事件本身,这将会大大削弱对它进行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城市逐步发展生成都市群,将是我国城市当前的发展方向。对于农村而言,并非要实现与城市同样的发展,但是却要实现同步发展
1 制定规划,规模种植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各类不同品质小麦的需要,建立不同品质类型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如:面包、面条和馒头专用型小麦应在土壤氮素水平较高、土质偏粘的淤土
一个政治体系的维持需要依赖多种条件才能得以存在和延续,信任便是其中要素之一。理解和考量信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多个角度,本文对政治生活中信任问题的探讨从
中国社会转型期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城农民怎样在城市生活、他们带给城市什么、城市又给了他们什么,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焦点。近年来尤其是建
经济学上有一个假设,就是收入水平决定着福利的水平。贫困被定义为福利被剥夺的状态。影响福利如何被剥夺一直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这种研究都只是外部的视角。笔者通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