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克塞尔·霍耐特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理论代表,他继承了青年黑格尔耶拿时期“为承认而斗争”的思想,并借助米德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承认形式(爱、法权、团结),阐明了一种具有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表达了人类主体追求人的完整和实现“美好社会”的理想。承认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弥补了法兰克福学派前两期批判理论中存在的不足,推进了批判理论的发展,实现了承认理论的范式转向;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诉求。论文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的统一、文本分析与理论论证相统一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社会现实背景、理论渊源、逻辑架构。在此基础上,对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进行了多维解读,既展示了其理论全貌,又揭示了其理论实质。同时,对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给予了客观公正地评判,展现了这一理论应有的价值。论文第一部分阐释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了二十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的繁荣和苏东剧变是霍耐特承认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阐明了霍耐特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继承、扬弃与创新,追溯了其理论的思想来源;“承认”概念贯穿于霍耐特整个理论之中。厘清承认的概念对考察霍耐特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论文第二部分从语义学和理论视域两个方面对“承认”的涵义、特征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前提、承认的三种模式(爱、法权、团结)、承认的诉求、承认的目标、承认的规范内容等,展现了霍耐特所构建的承认理论内容的全貌;第三部分围绕着霍耐特的人的完整性、社会发展观、多元正义理论三方面解读了霍耐特承认理论体系,展现了霍耐特对人类主体的自我实现、社会发展和正义问题的独特看法;第四部分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霍耐特所阐发的社会斗争的道德动机、承认的行为模式和以承认为基础的多元正义理论进行评析,揭示其理论的意义,并指出了理论的不足与缺失。论文通过对霍耐特理论体系的考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霍耐特一方面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与先前理论家不同,他独具特色地关注了人类主体的人格尊严,这一思想向度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思考在当代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社会条件下,人如何能够生活的快乐和满足。2、霍耐特以“为承认而斗争”作为主线,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突出了道德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但他将道德斗争作为社会斗争的根源,颠倒了道德冲突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显示了其理论的局限性。3、霍耐特指出了人与人合理的交往关系对人类主体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抽象出人类主体的三种行为模式,描述了美好社会所应具有的本质内涵。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存在,霍耐特的理论是完美的。但其理论高度抽象,脱离了现实生活,其结果必然悬浮于社会生活之外,减损了其理论的实用价值。霍耐特构建的承认理论突出了道德、人的自我实现等维度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合理性、人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也拓宽了马克思理论的研究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