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银杏树资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buk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古树是湖北非常宝贵的资源之一。为了查清资源状况,本论文对湖北省银杏古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重点分布区银杏古树的分布状况、立地条件、形态特征、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生长状况及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下: (1) 全省共有银杏古树4988株,其中一级517株,二级941株,三级3530株。 (2) 全省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个直管市和1个林区中,只有仙桃和天门2个直管市无银杏古树。依次主要分布在随州市(1492株)、黄冈市(908株)、孝感市(866株)和恩施州(614株),4市(州)占全省总数的77.79%,其中,随州市将近占全省总数的30%。 (3) 银杏古树数量超过250株、占全省总数的百分率超过5%的重点县(区、市)5个。其中,随州市的曾都区1443株,占全省总数28.93%;孝感的安陆市718株,占全省的14.39%;黄冈的罗田县与麻城市、恩施州的巴东县分别有409株、389株和274株。这5个重点县(区、市)的银杏古树共3233株,占全省总数的64.82%。 (4) 全省有银杏古树分布的乡镇407个。银杏古树数量在50株(即占全省总数的1%)以上的重点乡镇11个,共有银杏古树2838株,占全省总数的56.9%。其中,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有银杏古树1390株,占全省总数的27.87%;安陆市王义贞镇有银杏古树609株,占全省总数的12.21%;其后依次是巴东县的野山关镇、麻城市的木子店镇、孝昌县的小悟乡、安陆市的孛畈镇、罗田县的九资河镇、麻城市的三河镇、巴东县的清太坪镇、罗田县的河铺镇和胜利镇。 (5) 从自然地域来看,我省银杏古树有3个重点分布区域,即:鄂中大洪山区、鄂西南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大洪山地区共有银杏古树2280株左右,约占全省总数的45.75%。其中,绝大多数(约92%)分布在位于大洪山东段、且相邻的洛阳、王义贞和孛畈3个全省重点镇,三镇聚集了银杏古树2100株,占全省总数的42.1%。因此,大洪山东段为我省银杏古树最大的集中分布区。该区的银杏古树数量多,树龄大,分布较集中密集。鄂西南山区和鄂东北大别山区分别约有1000株左右。全省11个重点乡镇中的2个(巴东县野山关镇、清太平镇)位于鄂西南山区,其余6个重点乡镇位于大别山区。银杏古树在这2个区域的分布较大洪山区稀散,范围较宽,只在极少树地区形成规模很小的古树群。我省无银杏古树分布的县(区、市)多数位于江汉平原。 (6) 银杏古树绝大多数生长在农村,且基本上都处在房前屋后,或离居住地不太远的路边、田地旁、山坡等处,多位于山脚地带的缓坡地、平地或山腰,极少分布于坡顶或上部,立地条件较好。在鄂中大洪山区,银杏古树通常生长在海拔500m
其他文献
影视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种,透过影视作品展现出人类思想、行为和文化的变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指代人类整体发展情况的一个侧面,因此对影视作品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
目的:分析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分析吴旗县农业生态环境概况和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吴旗应根据其区位特征,构建4种类型的系统循环链网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现阶段变电站运维班组缺少远程运维系统、无法远程巡视设备状态、运维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各种可行的变电站远程运维系统建设方案优缺点,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
学界关于重铸是否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存在分歧,而学习者的感知和语言学习间又可能存在关联。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究学习者在感知重铸上的差异是否会导致语言学习的差异。研究
为了保证电力通信调度楼通信设备的有效运行,需要安全、高效、可靠的通信电源系统为其提供供电保障。文章以电力调度楼通信电源系统建设工程为案例,通过总结系统结构选择、设备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面对着诸如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冲击。这些公共卫生危机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落后形势。公共卫生从传染病防治到社区卫生,几乎覆
当代生活水平的提升、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及环境的日趋于恶化,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中当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产生矛盾,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求
学科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者、学科、知识三者在动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产物,其产生于学术活动并指向于学术活动。因此,本文从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和谐环境塑造,引领
为了因应社会对大批教育信息化人才的新需求,立足专业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的新要求,教育技术学科必须强化以深厚文化基础为先、以精湛业务技能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模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