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普通泡沫注入性差的问题,本论文制备出一种气泡直径主要分布于10~100μm的微泡沫,研究了微泡沫的流动特征和驱油性能,从而为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探索提供新途径。通过对比特殊发泡器、砂芯、填砂管3种发泡装置的发泡效果,优选填砂管作为制备微泡沫发泡装置。通过调节气液比、填砂管渗透率、注入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可实现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12.39~99.31μm可调。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与这些参数的经验公式,其中填砂管渗透率是影响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的主控因素。随着气液比降低或稳泡剂浓度增加,微泡沫稳定性增强。通过添加稳泡剂,微泡沫在温度90℃、压力6MPa、矿化度200572mg/L,静置4h时仍能保持微泡沫的状态。借助岩心驱替实验和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微泡沫流动特征及封堵机制。当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与岩心平均孔隙直径比为1.45~2.16时,微泡沫兼具较好的注入性及深部封堵能力,认为此时微泡沫直径与岩心孔隙直径相匹配。当微泡沫与并联岩心的高渗岩心匹配时,能够使渗透率级差小于5.47的非均质地层实现剖面反转。稳泡剂的加入能使微泡沫改善剖面能力增强,但注入性及深部封堵能力减弱。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泡沫主要通过气泡叠加作用在高渗区域形成暂堵带,后续流动的微泡沫以“弹性变行”或“直接通过”的方式流入低渗区域,少量气泡以“纹理状”结构占据小孔隙处形成封堵。随着气液比增加,微泡沫气泡数量增加,在孔隙处由间歇性的封堵方式向持续的封堵方式转变,微泡沫封堵能力和可变形性增强,气液比为1时的封堵能力最强。通过岩心驱油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验证微泡沫提高采收率能力并揭示其驱油机理。通过调节微泡沫平均气泡直径,可使微泡沫在渗透率为0.02~10.9μm~2、渗透率级差小于8.13、温度90℃、矿化度200572mg/L的油藏表现出较好的驱油效果,在水驱基础上采收率提高17%。微泡沫驱油机理主要有3种,分别为贾敏效应,乳化机理,挤压携带机理。其中,依靠微泡沫堆积产生的叠加贾敏效应,以及对孔隙壁面、盲端处的油膜、油滴的挤压携带作用,对于采收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微泡沫驱具备了应用于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