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对我们的媒介信息接收和媒介互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微博本身以外,媒体机构在微博上开通新的传播路径以及专业内容制作和上传,受众对其进行转发和评论等互动行为,传受之间的互动关系,整个互动过程都蕴藏着巨大研究价值。人民日报微博作为《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党报微博,截止到2019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微博粉丝已经突破1亿。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可以看作《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体系在微博平台上的延伸,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有益于《人民日报》打造一个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言论阵容。研究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互动仪式的过程和结果,探索如何正确进行新闻评论内容传播和舆论引导,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主流媒体新媒体,有利于为我国主流媒体的传播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拓宽媒介渠道,提供多种的观察视角,不仅对主流媒体微博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媒介社会发展都大有裨益。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从社会学的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互动仪式链的四个要素和互动仪式的结果和产出。柯林斯认为,人们在互动中获取情感,是互动仪式得以进行的主要动力。互动仪式链为研究社交媒体的互动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出发探讨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互动仪式行为,形成互动仪式链模型,最终综合研究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互动仪式的结果以及不足,对主流媒体微博新闻评论提供启示和建议。研究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和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法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中互动仪式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并基于原理论模型提出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互动仪式链模型,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引导健康、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了研究背景和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并对国内外与互动仪式链和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互动仪式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互动仪式链的基础模型和情感能量的关键概念进行阐释。第三部分对互动仪式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人民日报基于微博平台和互联网传播媒介,使用户参与时实现了“虚拟的身体共在”,并针对微博内容这个共同的关注点,通过转发、评论和点赞等互动行为共享情感信息,形成情感能量,进而获得情感共享和身份认同等归属感。第四部分对人民日报微博中互动仪式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微博新闻评论用户每参与一次即形成了一次完整的互动仪式,在互动过程中也积蓄了情感能量,以推进互动仪式的持续性进行,并逐渐形成了代表群体的符号资本和群体道德感,从而构建完整的互动仪式链模型。第五部分提出了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不足,认为其信息呈现方式单一,且传播主体反馈较少,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呈现方式,强化在场体验,加强互动参与,增强情感能量,充分发挥编辑作用,进行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