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上证指数从3314点下跌到2493点,跌幅高达24%。大盘行情不好,会使投资人对于市场的未来走向持悲观态度,进而更愿意接受现金或可以获得固定收益的债券,而不愿接受股份支付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筹资难度,加之政策面上接二连三的打击积极性,并购重组市场金额由2017年的7.58万亿,大幅下跌到4.84万亿,跌幅高达36%。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传统的现金和股份等支付工具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并购双方的博弈和风险控制的需求。2018年11月1日发布的《证监会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明确了“积极推进以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交易支付工具的试点”。此后,市场逐步出现以定向可转债作为交易工具的并购重组交易。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已有三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并购重组方案中,将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其中2018年11月9日赛腾股份发布预案以定向可转债作为主要支付方式并购菱欧科技的案例作为首例,标志着定向可转债正式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践阶段。通过回顾国内外可转债方面的已有研究可知,国外该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但是由于国内外各方面的市场环境不同,我们并不能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直接运用。同时我国目前对可转债的研究仍然很少,其中案例研究尤其少,而且,我国关于可转债的研究大多针对公开发行的可转债展开,很少有对定向可转债的研究。并购支付方面则主要围绕着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进行。随着定向可转债并购在我国开始试点,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应该同步推进。因此,本文将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定向可转债用于企业并购的优势和风险并从中得到一些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设计的启示。研究发现,定向可转债通过其灵活的条款设计来保障并购双方的基本诉求,有利于最终交易达成,同时,由于股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定向可转债也可能带来转股失败、影响后续融资能力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总的来说既有较大现金压力又有股权稀释防控需求的并购方以及对上市公司看涨的同时想要锁定股价下行风险而且不追求超高回报率的标的资产出售方适合使用定向可转债作为主要并购支付方式。也是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和定向可转债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实现对定向可转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该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一方面能够促进国内相关理论更加科学与全面,另一方面能够为后续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设计提供更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