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信息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人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职业发展已经成为个人发展的核心,人们的职业生涯决策意识日益加强,求职行为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求职行为的关系,试图完善职业指导理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修订“职业归因风格问卷”(Adrian Furnham等,1992),并对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进行了检验;研究二,编制求职行为问卷;研究三,探讨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求职行为的关系。从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三所高校随机整群抽取研究被试515人参加本研究。研究工具使用研究者本人修订的“职业归因风格问卷”,我国台湾学者吴铁雄等(1994)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问卷”,彭永新、龙立荣(2001)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和研究者本人编制的“求职行为问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订的“职业归因风格问卷”经过因素分析,由特征值和碎石图结果,得出负性事件稳定性整体性;正性事件稳定性整体性;正性事件内在性控制性;负性事件内在性控制性;外在性五个因素,与维纳等关于归因维度的划分相一致。问卷α系数分别为0.82和0.80;KOM值0.718,自由度780,达显著性;累计解释率为41.605%,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的测评工具。2.编制的“求职行为问卷”根据对求职行为维度的理论分析,限定了因素分析的层面,限定5因素。KOM值.758,自由度300,达显著,主成分分析抽取五个因素,求职强度;求职的短期—长期(也包含求职强度的成分);求职内容性质的自主求职和关系求职及求职频率五个因素,累积的解释总变异量为51.467%。问卷的α系数为0.75,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求职行为的测评工具。3.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求职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均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总体上,职业院校学生得分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两类学校学生求职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但是各维度分量表得分却存在显著差异。在求职强度和求职短期长期维度得分差异显著,均为职业院校学生得分高于普通院校学生,显示职业院校学生求职更加努力。而在求职频率和求职内容性质维度的自主求职、关系求职层面,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得分高于职业院校学生,显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求职方式更灵活,频率更高。大学生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求职行为整体上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以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各维度为自变量,以求职行为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2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这2个变量共可以解释择业效能感的5.7%的变异量。增加人口学变量后,性别、年龄进入回归方程。4.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可能是一个“中介变量”。其中职业价值观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是经由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变量,再间接影响求职行为,因而职业价值观对求职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变量直接显著影响求职行为。职业归因风格则分别通过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而间接影响到求职行为,职业归因风格对求职行为的直接影响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