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我国长江口水域两种主要有害藻华原因种-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富营养化条件下,两种主要微藻的磷酸酶活性、主要生化组成以及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讨论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与微藻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近海富营养化评价提供生物学特征参数。主要结果如下: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均能诱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且两种磷酸酶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外界磷酸盐和胞内磷酸盐浓度越低,酶活性越高。对两种藻的磷酸酶活性与营养盐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种藻的酶活均与胞内磷酸盐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环境中的磷酸盐浓度相关性不显著。另外两种藻均能吸收利用有机磷化合物(ATP、G-6-P和G-P),生物量明显增加。三种有机磷化合物对藻生物量的贡献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TP>G-6-P>G-P。从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发现两种藻对三种有机磷化合物的利用方式存在区别:对ATP和G-6-P可能是直接吸收,对G-P可能是先通过磷酸酶水解后再吸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说明两种藻在外界磷限制的条件下能充分利用胞内储存的磷酸盐,使藻维持生长。通过一次性培养发现,在试验初期,当藻细胞处于快速分裂的生长旺盛期时,两种微藻的单位细胞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营养盐的消耗而呈下降趋势,在试验后期,藻细胞分裂缓慢,生长处于稳定期,环境中营养盐浓度很低,胞内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单位细胞总蛋白含量在整个实验期间也随着营养盐的消耗呈下降趋势,但无上升现象,且变化较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变化小。对三种生化组分含量与营养盐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磷酸盐浓度与微藻的生化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硝酸盐浓度与任何一种生化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差。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在低营养盐浓度处理组的单位细胞光合色素含量(Chla、Chlc和TCC)分别低于相对应的高营养盐浓度处理组。对于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当P源充足时,低N处理组的藻细胞叶绿素活性较高,光合速率高于高N处理组;N源充足时,低P处理组的光合速率低于高P处理组。进一步证明与N源相比,P是控制两种藻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当N/P比值一定(16/1),低营养盐浓度培养的中肋骨条藻的光合速率低于高营养盐浓度组,而东海原甲藻反应相反。对微藻的光合速率与营养盐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微藻的胞内磷酸盐浓度与微藻的光合速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而环境中的硝酸盐浓度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本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比较全面的研究了富营养条件与微藻生理生化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近海富营养化评价结合生物特征参数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本论文比较研究了相同营养条件下两种主要有害藻华原因种的生理生化反应,从生理生化角度解释了两种藻的赤潮形成机制以及形成赤潮时间顺序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