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尿动力学机制探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研究背景 任何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膀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genic bladder-sphicter dysfunction,NBSD)。小儿神经源性膀胱发病率很高,多为脊髓发育不良引起。脊髓脊膜膨出发病率为1‰~2‰,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未治疗NBSD患儿10岁前上尿路损害发生率可达50%~90%,总死亡率可达50%;目前仍有30~40%出现肾功能损害,5岁前死亡率高达14%。主要死亡原因为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的上尿路损害,最终肾功能衰竭。现代超声、静脉尿路造影、核素肾扫描、CT、MRI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等检查均可不同程度了解NBSD患者上尿路损害的程度。超声可以无创伤了解上尿路扩张的形态以及部分地反映肾脏的功能(如肾脏血流阻力指数比率可以反映尿路梗阻引起的肾脏血流循环阻力升高,用于评估肾积水肾脏的功能)。肾核素扫描是公认的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分肾功能以及肾脏引流状况的影像检查手段,但其易受到肾脏功能的影响并有较高的假阳性率以及假阴性率,检查过程也较为复杂、要接受一定量的辐射。静脉尿路造影也能部分的反映分肾功能,形象的显示肾盂扩张的形态,但也受肾功能、积水量以及胃肠道气体的影响常常显影效果不佳甚至不能显影。Gd-DTPA增强磁共振肾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肾脏结构以及功能状况,可能是将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部分).J”)L神经源性膀肤合并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学机制探讨来发展的方向,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推广。但针对小儿NBSD患者而言,引起上尿路扩张损害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上述检查仅能了解上尿路损害的现状和程度,不能了解上尿路扩张损害的原因,即下尿路膀肤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能为临床预防治疗上尿路扩张损害以及评估其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从神经系统和临床症状角度了解小儿NBSD患者膀肤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类型,国内外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Miche1A等1995年对151例高位脊膜膨出新生患儿尿动力学研究发现,有一半以上患儿可保留能髓功能,表现为存在尿道括约肌活动性和膀肌反射的能力;是否保留能髓功能与病变位置水平高低无关。PalmerLS等1998年对20例无泌尿系症状被确诊为脊髓拴系患儿进行外科松解治疗,术前全部患儿都存在尿动力学检查异常,术后75%患儿尿动力学参数有所改善。WarderDE等研究发现部分病例圆锥位置正常却发生神经损害症状,而SostrinRD等1997年发现有些病例脊髓圆锥低位,长期随访并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卫中庆等1998年对31例隐性脊柱裂患者进行尿动力学评估发现隐性能椎裂部位、程度与排尿障碍、神经源性膀肤功能障碍类型无对应关系;李金良等2002年对66例脊髓拴系患者尿动力学检查、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也发现脊髓圆锥位置与上尿路损害及尿动力学表现类型无相关关系。上述研究提示仅依据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检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对小儿NBSD评估,不能准确了解其膀耽括约肌功能障碍特点;同时NBSD患儿因神经损害发生变化如进行性脊髓束缚以及继发于膀肤括约肌的自然发育,患儿膀肤括约肌功能障碍类型也可发生改变。 目前认为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小儿NBSD膀肤功能障碍类型、预测上尿路损害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首选检查。国内外学者也应用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对小儿NBSD患者膀肤括约肌的尿动力学参数与上尿路损害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仅为发生上尿路损害与无上尿路损害之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部分)小)L神经源性膀肤合并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学机制探讨间进行尿动力学参数整体分析比较。对于排尿期逼尿肌无收缩与存在收缩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二者上尿路损害危险因素的区别;对于相对危险膀肤容量进行详细的尿动力学分析;对于尿动力学危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上尿路损害程度与下尿路尿动力学参数关系的研究等国内外未见报道。故神经源性膀肤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尿动力学机制仍有许多疑问,是临床迫待解决的课题。进行本课题研究对临床更有效的指导NBSD治疗,防治上尿路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一2004年1月被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肤患儿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无上尿路扩张组和不同程度上尿路扩张组之间,无上尿路扩张组和上尿路扩张组中存在逼尿肌收缩患儿之间的膀肤括约肌尿动力学参数差异,分析相对危险容量和尿动力学危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与发生上尿路扩张之间的联系,探讨神经源性膀肤患儿发生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学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神经源性膀肤患儿发生上尿路扩张损害以及评估其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 病人组 选取神经源性膀肤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105例。其中上尿路扩张组54例(男40例,女14例,1岁一18岁,平均年龄12士5岁)包括50例双侧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扩张45例,单侧输尿管扩张5例)和4例单侧肾积水(均伴有输尿管扩张)。所有上尿路扩张患者均经超声或肾盂静脉?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组织胞浆菌病综合症、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有关。新生血管从脉络膜长出后突
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节细(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标记、铺片及图像计数方法.材料与方法12只SD大鼠依此进行:(1)双侧上丘两点法注射荧光
【目的】  1. 分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构成。  2. 了解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血钠变化情况。  3. 探讨误诊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例特点。  【方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王训练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的提案是:“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王训练在提案中讲道:地球科学是运用系统方法来研究人地关系和全球变化,服务于人类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学科。加强地球科学教育是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而在中小学阶段“系统构建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又是培养地球科学素养的关键。  地理学不
期刊
立夏一过,在南方一些省市出台政策,保障服务,中小学里午睡提上了日程,枕头等午睡用具成了网上的热销产品。中小学生在校怎么午睡?学校管理面临哪些问题?  广东:所有中小学都要午睡  2018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校内课后服务包括在校早餐午餐、午休和课后托管。该意见自2018年4月20日实施,有效期5年。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期刊
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事实: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稀缺,内容的供给可能过剩。时间一长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集中思想解读任何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简短就是美。速读时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ARP-1 mRNA的表达;观察给予替莫唑胺、PARP-1抑制剂BMN-673后胶质瘤细胞中PARP-1的表达;然后对胶质瘤U251、U87细胞系予以PARP-1抑制剂BM
目的: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人OA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Fas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人软骨中Fas的表达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探索重组OPN对人膝关节OA软骨细胞Fas表达及细
目的对比儿童与成人脑动静脉畸形远期出血的风险,从而明确儿童脑动静脉畸形首发临床表现与远期出血的风险是否受到出血因素的干扰,同时为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
目的:研究无手术刺激条件下地氟醚对不同年龄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评估AEPindex和BIS在地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