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确立和坚定实施,我国急需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文献以资参考,国外先进涉海洋类文献的译介任务也因之变得非常急迫。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海洋类英语科技文本The Great Barrier Reef:An Environmental History(《大堡礁环境史》)第9-11章作为研究对象,以“译前编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为操作模式,采用SDL Trados与谷歌在线翻译引擎相结合的机器翻译方法,以探索海洋科技文本译前编辑策略,确定了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行业原则作为译后编辑的标准。本研究一方面具有文献方面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英汉机器翻译技术,为机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本报告主要聚焦译前编辑策略和译后编辑理论探索。就机器翻译而言,译前编辑与译后编辑二者缺一不可。译前编辑是指在机器翻译之前对源语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从而提高机器翻译产出质量,减少译后编辑工作量。就译前编辑而言,本报告提出对项目文本的文本格式、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进行处理,以提高机器识别率。文本层面使用文本转换软件将最初AZW格式文本转换为Word文本;词汇方面通过创建术语库和统计词频进行编辑;而句法方面则以并列结构、省略结构、替代结构中的几个特殊结构词为抓手进行定向查找与编辑。最终总结得出译前编辑方法有移位、增词、删词、替换和还原等。译后编辑则是指对机器翻译的原始产出进行修改编辑的过程,目的也是为了通过人机结合提高机器翻译的最终质量。在译后编辑过程中,笔者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中译者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为指导,以翻译目的(即非海洋专业读者群体也能读懂本项目文本的译文)为导向,要求译文既能保持语内连贯,又能与原文保持语际连贯。同时,笔者结合海洋科技文本的行业特殊性,提出行业原则作为译后编辑和润色的准则,保证译文不会犯海洋常识错误。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充分认识到译前编辑对机器译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译后编辑同样不可或缺,希望本文总结得出的译前编辑方法和目的论指导下的译后编辑能吸引更多业界人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