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典日语到现代日语,「して」的意义在逐渐发生着改变。现代日语的「して」普遍认为是サ变动词「すゐ」的连用形「し」后面加上接续助词「て」变化而来,而古典日语中的「して」却多作格助词和接续助词使用。本论文主要以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为调查资料,从中查找出了「して」作为格助词使用的例句,并加以分析,明确了「して」作为格助词使用时在各个时代的具体语义,进而厘清了格助词「して」语义的历史性变迁。根据考察,在上代文献中,格助词「して」有三种语义,第一、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第二、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第三、表示做某事的时间。到了平安时代,格助词「して」从上代的三种语义扩大到了七种。具体来讲,有以下七种:第一、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第二、表示物的数量,第三、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第四、表示做某事的工具、方法、材料,第五、表示使役的对象,第六、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第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其中,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是平安时代新出现的语义。到了镰仓时代,格助词「して」的语义与平安时代相比,减少了一些,即第四里面没有表示材料的语义,第六没有表示动作发生场所的语义。换言之,在镰仓时代,格助词「して」以下六种语义,即平安时代的第一、二、三、五、七,再加上第四中表示工具、手段的语义。而到了室町时代,格助词「して」又基本恢复到了平安时代的七种语义,只是第四中没有表示材料这一义项。到了江户时代,格助词「して」除了数量上和前代有所区别之外,语义和室町时代相同。即在江户时代,格助词「して」也有七种语义。具体讲,有以下七种:第一、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第二、表示物的数量,第三、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第四、表示做某事的工具、方法,第五、表示使役的对象,第六、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第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到了明治时期,格助词「して」的语义减少到了两种,即上代文献中第一、第二种语义。将具体来讲,在明治时期,格助词「して」的语义有以下两种,第一、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第二、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从格助词「して」语义的历史演变来讲。格助词「して」产生于上代时期,主要有三种语义,即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共同做某事的人和做某事的时间,到了平安时代,语义达到最大化,使用范围也最广,增加了四种语义,即表示物的数量,表示做某事的工具、方法、材料,表示使役的对象,和动作发生的场所,这几种用法中,表示材料的语义从镰仓时代开始就消失了,其他用法基本上一直持续到江户时期,而到了明治时期,格助词「して」的语义又急剧减少到两种,即只剩下表示共同做某事的人数和共同做某事的人之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