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12月24日晚发生的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遭到驻华美兵强奸一案,是中国革命史上一起具有特殊意义的案件。就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大规模的学生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并最终导致美军撤华、国民党统治垮台。在整个过程中,媒体的参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1946年沈崇案为研究对象,在对共产党、国民党、民营三方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各方力量控制之下新闻报道背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试图探索出共产党是通过何种媒介手段一步步引爆公众的同情情绪,从而左右案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第二条战线”的走向,并最终在这场与国民党的政治博弈中取得胜利的。根据案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大致可将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到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历史描述的方法,对沈崇案发生的经过进行详细地梳理,即案件本身的来龙去脉。主要通过当时报纸上的相关新闻报道内容,辅之以档案史料及亲历者回忆录等文献,还原一个历史语境下的沈崇案。第二章是通过文本分析法,对沈崇案发生后,共产党方面是如何对该案件进行报道的进行深入探究。该部分选取国统区的《新华日报》和解放区的《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分别将两份报纸中关于沈崇案的报道从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报道体裁、版面安排、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新闻学角度的考察。该部分旨在展现共产党媒体“建构”下的沈崇案。第三章则是对国民党方面的新闻媒体对沈崇案的报道进行研究,选取《中央日报》作为考察对象。对有关沈崇案的稿件进行统计梳理,从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报道体裁、版面安排、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新闻学角度的考察。该部分旨在展现国民党媒体“建构”下的沈崇案。第四章继续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沈崇案发生后出现的民间声音加以呈现。重点考察了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对相关公开发表的言论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该群体在评价沈崇案时,出于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和对公众极端情绪的恐惧,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政党报纸的矛盾态度。该部分旨在体现民众的声音。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根据具体史实和史料,将沈崇案逐渐发展演变为全国性政治风潮的过程展现出来,说明沈崇案作为加速国民党统治垮台重要动力的特殊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产生变化的深层原因。重点对沈崇案发生发展过程中,媒体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前面分析的思考和总结基础上,探究作为新闻事件、政治手段和情感依托三重“身份”下的沈崇案彼此之间的关联,试图揭示出媒介、政治、公众同情三者相互作用的微妙关系。同时,讨论沈崇案过去之后的问题。以案件当事人的命运和归宿为线索,探究对于沈崇案的讨论如何从追求公平正义转向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