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然而解决现今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根本,关键在于加强全民对于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进而提高全民生态伦理水平。在此过程中,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工作作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普宣教系统的建设水平及其取得的宣教效果是保障全民生态伦理水平的核心。2014年,广东省林业厅颁布了《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建设导则(试行)》(粤林函[2013]348号),极大地推动了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缺乏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对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在此背景下,为探索科普宣教系统评估方法,认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现有的科普宣教系统建设水平,了解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环境宣教事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制定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评估体系,提高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科普宣教系统在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论文以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按客观性、定量性和实用性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经过3轮指标的修改筛选,从规划设计、宣教中心、室外宣教设施、宣教活动、运营和效果六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评估体系”,共100项评估指标。论文依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保护对象的原则选择了5个自然保护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采用构建的“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评估体系”对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林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建设水平不高;主要存在宣教中心访客数量少;宣教活动次数不足;宣教活动形式单一;宣教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低;室外宣教设施种类不齐全;宣教效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等问题。论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在科普宣教系统建设方面的差异,发现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成立时间早、投资力度大,科普宣教系统建设基础已经基本完备,但由于未能进一步对科普宣教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所以宣教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已初具规模,有条件建立起完整的科普宣教系统,目前较为紧缺的是编制人员的聘任和建设费用的保障。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建设经费来源单一;最紧迫的任务则是完成科普宣教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研究认为应从加强科研监测,提高宣教活动水平、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宣教影响力、丰富宣教活动形式,提高宣教吸引力、加强受众研究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系统建设水平与加强科普宣教系统的宣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