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基础,精英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社会的精神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一度处于文化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文化面临这样的尴尬困境: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冲击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精英文化在农业社会中以霸者的地位存在,拥有至高的霸权话语;在工业文明来临以后,机械复制带来了对精英文化的挑战;与后工业文明相伴随的是大众传媒,在后工业社会精英文化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危机。后工业社会是一个消费思想泛滥和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而媒介的发展恰恰对消费思想和大众文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语境下,精英文化无可奈何地从文化舞台的中央走向了边缘。当下的文化尤其是精英文化的弱化使人们的精神活动处于“不能承受之轻”的状态。人们片面的追求消费和娱乐,使我们认识到精英文化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时代自身价值存在的意义。许多文章和专著对大众文化做了详细透彻的研究,但是目前对精英文化的研究只是建立在单纯地对大众文化批判态度上。精英文化在后工业社会缺失是事实,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怎样在后工业社会树立精英文化的建设渠道。将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引入到精英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上,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文章摒弃了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对立起来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尝试将精英文化的传播融入到大众媒介中。文章第一章对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了整体论述,同时在场域理论的指导下介绍了媒介场域的诞生和特点。第二章基于大众文化理论对大众传媒作时代解读,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立场观点,包括阿多诺的精英文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否定性话语和本雅明的复归之路对大众文化的认可,站在科技发展的角度思考大众媒介的时代特性。第三章,简述了消费社会的背景与大众传媒的功能。面对消费神话对人们精神价值的扭曲和大众传媒作为消费社会的“帮手”的现实,精英文化有通过现代传媒实现传播的责任。第四章表述了精英文化在当下的认同危机,分析其在电视媒介场内生存的实践过程。文中着重透视精英文化在电视媒介场内的组织关系,并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了精英文化实现电视传播的博弈策略和有效途径。精英文化在电视媒介场中,必须与每个在场者进行权利的争夺才能获得“入场券”。面对后工业时代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然,应该充分利用其传播上的优势让精英文化得以传承。文化传播载体走向电子媒介是大势所趋,精英学者也必须在媒介环境中实现文化传播,才能担当和实现知识分子对精英文化传播的道义和重任。社会文明建设需要文化的引领。在这样一个传媒的力量无处不在的社会,精英文化想要逃避媒介的影响而又及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很困难的。走向媒介,这是困境中的精英文化传播不可回避的选择。在现代媒介中,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深入民众,不同凡响。高雅健康的文化导向是引导电视媒介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电视媒介场中应该具有知识精英的话语时空。而精英文化学者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也需要转换传统学术传播方式,尝试运用电视媒介平台,传播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文章就是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探析精英文化在媒介中的存续,找寻适可的出路维系人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