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 肝再生磷酸酶-3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转移不仅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它也是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将为临床上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肿瘤的防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肿瘤转移的研究,使人们对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已得知,乳腺癌的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参与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涉及肿瘤细胞自身生长优势的获得;细胞间豁附能力的降低;癌细胞对细胞外间质和基底膜的降解与破坏;细胞骨架重构引起细胞运动与迁移;细胞因子诱导的癌细胞器官特异性定向归巢;以及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癌细胞逃逸凋亡和免疫杀伤等诸多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是互相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不能用单机理阐述,因此,检测相关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寻找合适的能够预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另一方面肿瘤在进展的过程中有异质性改变,乳腺原发癌中只有不足1%的癌细胞具有最终形成转移灶的能力,只有获得明显生长优势的癌细胞才能完成浸润转移过程,从而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表现为某些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因此,寻找影响转移各个步骤及各有关表型的调控点或触发点,是探明肿瘤转移调控机制的关键,检测原发灶和转移灶相关指标的表达差异亦有助于揭示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理。
肿瘤的转移主要包括血道转移和淋巴道转移。长期以来,由于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血管形成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上,而忽略了对肿瘤淋巴管的研究。随着对淋巴管认识的加深,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肿瘤微淋巴管的生成在肿瘤淋巴结侵袭转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被部分研究人员所认识。他们认为淋巴管因其结构和功能的特征,不仅参与维持肿瘤的生长,而且是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扩散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淋巴管丰富的器官中表现更为突出。1994年,自从发现PRL-3以来,PRL-3被发现在人类多种实体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关系密切。PRL-3可刺激肿瘤淋巴管的生成且可能参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正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占我国城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其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研究证实淋巴结转移与否是评估乳腺癌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乳腺富含淋巴管网,乳腺癌的早期即可经过淋巴道发生转移的特性为我们研究肿瘤的转移提供的很好的材料。本研究旨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探讨PRL-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进而为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8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RL-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或McNemars 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并用Log-rank检验;并用Cox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1、PRL-3的表达情况:PRL-3阳性表达物质呈棕黄色颗粒状,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于细胞胞浆内,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PRL-3蛋白的表达率为70.7%,其中伴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的表达率为77.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47.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6.521,P=0.011;OR=3.889,95% CI=1.322-11.438);淋巴结转移灶中PRL-3的表达率为95.2%。明显高于对应原发灶77.8%。
2、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PRL-3表达与年龄(P=0.585),肿瘤大小(P=0.335),临床分期(P=0.498),ER状态(P=0.279),PR状态(P=0.220)和Her-2状态(P=0.700)无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
3、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L-3蛋白的高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率(P=0.024)及总生存率(P=0.033,)呈负相关。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P=0.007)、Her-2(P=0.040)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而PRL-3表达(P=0.040),Her-2(P=0.006),和临床分期(P=0.028)是无复发存率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结论:
1、PRL-3蛋白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2、PRL-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特别是复发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实验二 肝再生磷酸酶-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中扩增的意义
目的:检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组织中PRL-3mRNA的扩增水平,分析它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PRL-3mRNA扩增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价值。
方法:应用标准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20例淋巴结转移灶、15例乳腺纤维腺瘤共95例新鲜标本的PRL-3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资料,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ER、PR、Her-2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乳腺癌原发灶组织中的PRL-3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纤维腺瘤组织明显升高,4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PRL-3基因表达量(0.741±0.198)较相应正常乳腺组织(0.451±0.1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1,P=0.000);15例纤维腺瘤组织中PRL-3基因表达量(0.562±0.157)也低于乳腺癌原发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1,P=0.001);2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其对应的原发灶(0.961±0.110 vs0.842±0.191,P=0.022);此外,PRL-3mRNA的扩增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2)密切相关,而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ER、PR、Her-2状态无相关性。
结论:PRL-3的扩增一定程度上提示乳腺癌的转移潜能,PRL-3可能有促进肿瘤恶性演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