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炭疽芽孢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炭疽芽孢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用于炭疽芽孢快速检测的免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应用等全部研制过程。解决了一系列有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推进了生物传感器的实用化。 本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以免疫学检测上的ELISA夹心法为基础,可以认为是对后者的一种自动化与仪器化设计。 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面,我们在生物传感器结构上进行了不同于传统定义的新设计,即将生物识别元件与换能器进行分离式设计。根据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学会(IUPAC)对生物传感器的定义,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构上的改变,大大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功能并改善了传感器的性能。 生物敏感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而抗体的固定化是此部分工作的关键。我们对两种固定化载体及相应的抗体偶联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尼龙膜,一是玻璃珠,两种载体都成功地用共价结合的方式连接上了抗体。其中,所用的尼龙膜有三种,为B膜,C膜,和ABC膜。所用的共价连接方法有EDC法,戊二醛法和直接点样法(仅限于ABC膜)。 在电化学检测器(换能器)的设计上,我们设计制作了三电极体系,即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采用的方法是:用有机玻璃作为基底材料,制作成三个空心的圆柱,其空心直径为1mm。然后在三个电极的表面涂上一层导电材料,涂有碳浆的两个作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涂有银/氯化银浆的作为参比电极。三者组合形成一个流动的电解池。在这个电化学检测器外壁上有三个引线孔,便于将三个电极与恒电位仪的导电联接。这种电极的设计方式有利于进行实时和动态的测量。 我们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免疫检测中所用到的酶结合物,即将兔抗炭疽芽孢IgG与碱性磷酸酶用戊二醛一步法进行共价偶联。 在检测系统的仪器化之前,我们首先搭建了手动检测装置平台系统,其中包括两个蠕动泵和若干个三通阀以及导管等,整体设计思路与目标样机相对应。在这套系统上,我们不断改进,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摸索各种实验条件,优化设计思路,为最终仪器化奠定基础。在这套检测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含有炭疽和抗抗体样品的检测试验,并获得了理想的检测结果,然后开始进行仪器化工作。 自动化检测是本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在设计检测系统时,将所涉及的所有溶液操作进行了自动化设计。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本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在我们自行设计的操作程序支持下,它对溶液的各种操作(反应、漂洗、流速及进入流路的顺序等)进行自动化控制,其中包括底物在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化混合过程。 生物识别元件与换能器进行分离式设计为检测系统带来了诸多优点,优化了电化学检测器的检测性能,有利于检测信号的放大,使检测过程和结果更趋合理。 在完成的样机上对抗抗体和炭疽芽抱进行了初步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样机己达到设计要求,可以自动化完成检测的任务,已具备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功育琶。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护理专业特点,从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搞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是近30年来我国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的历史检阅,共八个分册,涵盖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由陈宏薇主编的《方法·技巧·批评——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剖析了存在且运行可靠的两个异种远程网,建立了网络互连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设计方法。文中提出的模型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远程数据交换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P)诱导高糖培养环境中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同一浓度(10 nmol/L)S
本文基于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另类投资档案管理审计情况,对该审计结果在企业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中的全方位运用进行系统介绍,对公司构建"大监督"平台、持续提升审计结果运用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定于2016年9月1~3日在南京市举办"中华医学会2016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届时国内外从事该领域的诸多专家将参加会议,就变态反应领域诊断和防治的
文章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高炉机后富氧方式存在浪费问题,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的原理、优点及机前富氧的概念、优点,给出了变压吸附制氧与机前富氧相结合应用于高炉富氧的技术方
对于油井井筒结垢问题,传统的周期药剂除垢方式存在效果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周期药剂除垢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高压热洗与化学清防垢剂相结合的井简除垢工艺,有效提高了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合并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加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种疾病给予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立体视觉和体视匹配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回顾了立体视觉的发展过程。重点讨论了基于区域的和基于特征的二种体视匹配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立体视觉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及其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