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尤其是运动性疲劳是部队作战、训练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部队军事作业能力及部队战斗力,研究运动性疲劳对机体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对做好新形势下卫勤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合理实用的运动性疲劳模型是运动性疲劳研究的中心环节。当前,国内外有关疲劳的研究成熟的动物模型是大鼠游泳疲劳模型。但关于大鼠游泳疲劳的力竭标准判断上仍不统一,大部分采用以“大鼠连续反复下沉,连续沉入水下三次且每次超过5秒”为力竭判断标准[1]。随着有关疲劳和机体微量元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现行的大鼠游泳疲劳力竭标准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并建立新的更加客观的大鼠游泳运动疲劳力竭标准。本实验采用10天大鼠负重游泳运动的方式,建立大鼠游泳模型[2],通过对大鼠外观形态、行为表现观察等一般状况及部分相关生化指标和机体微量元素的检测,建立大鼠游泳运动疲劳模型的力竭判断标准,以便用于运动性疲劳的相关实验研究。本实验选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hecontrol group),运动组1(The first group)和运动组2(The second group)。对照组不运动,运动组1以“大鼠反复连续下沉,头部连续沉入水下3次且每次超过5秒”为力竭标准[1],运动组2以“大鼠游泳失去平衡能力,且头部沉入水下超过10秒”为力竭判断标准,记录游泳时间,末了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乳酸,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铜、锌。本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组别SD大鼠负重游泳时间趋势不同:运动开始前4天,运动组2与运动组1游泳时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运动2组比运动1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第5、6天两组大鼠负重游泳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最后4天,运动组2大鼠游泳时间与运动组1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运动组2比运动组1游泳时间明显缩短,运动组2游泳时间有缩短趋势,运动组1有延长趋势。(2)运动性疲劳时,不同组别SD大鼠抗疲劳能力下降程度不同:运动组1和对照组相比较,血清、骨骼肌丙二醛和乳酸显著性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5),肝脏内其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2和对照组、运动组1相比较,血清、骨骼肌丙二醛和乳酸显著性升高(P<0.05),肝脏内其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3)运动性疲劳时,不同组别SD大鼠血清铜、锌分布变化不同:运动组1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铜含量显著性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锌、骨骼肌铜、锌含量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肝铜、锌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组2与运动组1相比较,血清铜含量显著性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锌、骨骼肌铜、锌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肝锌、铜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运动组1大鼠力竭判断标准与运动组2大鼠力竭判断标准相比较,采用运动组1力竭判断标准,有利于机体的锻炼和恢复,疲劳的快速恢复和游泳时间的延长是属于机体的本能反映,采用运动组2力竭判断标准,机体很难短期恢复;从反应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微量元素的分布变化上看,采用运动组2力竭判断标准的SD大鼠机体抗疲劳能力显著性降低,机体微量元素的变化分布更大。采用运动2组疲劳力竭判断标准机体疲劳程度更深,更加客观可靠,可用于运动性疲劳机制的试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