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用材林的重要树种,评价其林分结构合理性以及探索其生长规律并获取森林的多功能效益,是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部分。本文以贵阳市乌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树龄18年实施的疏伐、生长伐和树龄9年实施的割灌除草等措施6年后的林分按20m×30m设立对照样地,并采取3组重复,共计18个调查样地,调查研究树高、胸径及林分密集度、大小比数、林层差异化等空间结构指标等的变化;进而以Weibull等6种函数拟合胸径、树高的分布特征,利用指标均值评价方法(IAVE)和指标优度评价方法(IPVE)两种评价模型评价其空间异质性;再采用生长锥法按优势木、平均木、劣势木共选取了72棵立木研究林木的生长过程,综合评价抚育6年后抚育成效,为马尾松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抚育后目标树质量得到提升,单木质量理想态均值高于对照林分,其中以生长伐抚育林分最高为0.914,割灌除草抚育的对照林分最低为0.413;径阶、树高级分布函数拟合结果显示,3种抚育林分内大径阶林木占比均高于对照林分,普遍服从Weibull分布,但最优分布函数以生长伐林分与对照林分差异最大,生长伐抚育对实现该马尾松林胸径、树高结构的优化调整效果最显著。(2)抚育后林分空间结构均得到优化,且以生长伐林分最优;18个样地林分空间异质性处于平均[0.4,0.6)状态,现有林分的空间结构改造潜力依然较大;指标均值评价结果,空间结构异质性指数范围为0.4051-0.4897,指标优度评价结果,空间结构异质性指数范围为0.4196-0.5266,从空间指标的优度水平评价得出抚育林分的空间异质性均高于对照,生长伐抚育实施后对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效果最好。(3)抚育后林木生长得到促进,生长伐效果最突出;间伐抚育与对照林分年均蓄积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木去皮胸径生长量比较,疏伐林分较对照提高了1.70cm,生长伐林分较对照提高了2.50cm,割灌除草林分较对照提高了0.62cm;3种抚育林分的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第10年,速生期在0-10年间,符合马尾松生长规律,抚育林分生长峰值均高于对照林分;抚育后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林木生长均得到了促进;5种生长数学模型对生长量拟合结果均以理查德(Richards)曲线拟合精度最高,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为该马尾松生长预测提供了模型参考。(4)实施抚育对马尾松生物量和林地生产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抚育后乔木层生物量得到提高,疏伐林分的乔木层生物量较对照提高了7.85t/hm2,生长伐林分较对照提高了5.42t/hm2,割灌除草林分较对照提高了11.87t/hm2;3种抚育措施对马尾松单木生物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效果,疏伐抚育和割灌除草抚育主要对林分内一般木生物量影响显著,而生长伐抚育对林分内各优势等级的林木生物量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5)在抚育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特定的空间指标调控来实现不同抚育措施下的马尾松林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表明与疏伐抚育林分相关度最高的为林层差异化和密集度指标,疏伐抚育林分较对照差异达显著的空间指标为大小比数和单木质量理想态;与生长伐抚育相关度最高的为角尺度指标,生长伐抚育林分较对照差异达显著的空间指标为角尺度、单木质量理想态和演替理想态;与割灌除草抚育相关度最高的为密集度指标,割灌除草后林分较对照差异达显著的空间指标主要是角尺度、林层差异化、密集度和演替理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