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近年来H5N1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不但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感染人并致人死亡,鉴于此HPAI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对我国一株病毒A/Duck/FuJian/01/02(简DKFJ/01/02)基因组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表明,此毒株HA和NA基因均与GSGD/1/96高度同源,HA基因裂解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连续多个碱性氨基酸高致病力的特征。内部基因则与A/DKGX/07/99类毒株的内部基因片段交换重组,这说明此株病毒在自然进化中发生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重组。根据DKFJ/01/02遗传演化分析的数据,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106EID50的DKFJ/01/02经鼻腔接种哺乳动物模型BALB/c小鼠后,观察到小鼠体重均明显下降,并在10天之内全部死亡。与此同时,在感染小鼠第三天后,小鼠肺脏病毒含量为7.4±0.4 logEID50。101EID50到106EID50的病毒鼻腔接种小鼠,所有稀释度均能致死小鼠,测定其LD50为0.5 log10EID50/mL,表明DKFJ/01/02对哺乳动物模型BALB/c小鼠呈高致病性。100TCID50感染MDCK以后,DKFJ/01/02在含有1-adamantylamine和不含有1-adamantylamine的培养基中培养时检测到的血凝活性相当,滴度在25到27,表明DKFJ/01/02病毒具有对1-adamantylamine的抗药性。最后本研究构建了对DKFJ/01/02的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用Trizol从含DKFJ/01/02株病毒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PB2、PB1、PA、HA、NP、NA、M、NS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至pBD载体中,将重组的pBD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了该病毒,并命名为R-DKFJ。106EID50的DKFJ/01/02和R-DKFJ分别接种BALB/c小鼠后,肺脏病毒含量分别为7.4±0.4 logEID50和7.1±0.1 logEID50,其LD50分别为0.5 log10EID50/mL和0.98 log10EID50/mL。DKFJ/01/02和R-DKFJ在含有或不含有1-adamantylamine的培养基中培养时检测到的血凝活性均在25到27。将DKFJ/01/02和R-DKFJ以100TCID50分别接种MDCK细胞进行复制动力学比较,44h平台期病毒的效价均在108TCID50/mL以上。结果验证了救获毒R-DKFJ与亲本毒DKFJ/01/02在病毒致病力、抗药性、病毒复制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上一致。本研究阐明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KFJ/01/02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特性并且成功建立了DKFJ/01/02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系统。为AIV的生物学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构建适合于流行毒株的新型基因疫苗提供了技术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