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多次住院者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及混合发作等不同心境发作的时相规律,以加深对其临床发作特征的认识。方法:以末次出院诊断符合ICD-10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49例多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心境发作模式资料收集表》采集患者多次住院的心境发作临床相,计算历次住院时相一致率、时相转换率、延迟诊断率、延迟诊断时间和既往非心境障碍诊断率(Previous diagnosis rate of non-mood disorder,既往NMD诊断率)等,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9例患者中,双相躁狂组、双相抑郁组、双相混合组分别为355例(54.7%)、230例(35.4%)、64例(9.9%)。1.时相一致率:每次入院均以同一临床相入院的患者为384例,即时相一致率为59.2%,其中双相躁狂、双相抑郁、双相混合组分别为71.5%(254例)、43.9%(101例)、45.3%(29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49.765,P=0.001),双相躁狂组明显高于双相抑郁组和双相混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时相转换率:195例患者在历次住院过程中发生过躁狂、抑郁或混合发作不同时相的转换,即时相转换率30.0%,其中双相躁狂、双相抑郁、双相混合组分别为18.5%(66例)、47.8%(110例)、29.7%(19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56.758,P=0.001),双相抑郁组时相转换率最高,双相混合组次之,双相躁狂组最低。3、延迟诊断率及延迟诊断时间:延迟诊断率为14.0%(91例),双相躁狂、双相抑郁、双相混合组分别为7.0%(25例)、23.5%(54例)、18.8%(12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32.592,P=0.001),双相躁狂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延迟时间为2.77±1.86(0.03-8.52)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F=0.086,P=0.917);4、既往NMD诊断率:70例患者在首次住院时被诊断为非情感障碍性疾病,即既往NMD诊断率为10.8%,双相躁狂、双相抑郁、双相混合组分别为9.8%(35例)、8.3%(19例)、25.0%(16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15.279,P=0.001),双相混合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研究单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历次住院心境发作时相存在一定规律,59.2%(384例)的患者历次住院均以同一临床时相入院,其中双相躁狂组更为常见;其余的患者分别或同时出现时相转换30.0%(195例)和/或延迟诊断14.0%(91例)和/或既往NMD诊断10.8%(70例)情况,其中双相抑郁组及双相混合组均易出现延迟诊断,双相抑郁组易出现时相转换,双相混合组易出现既往NMD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