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梁晓声的处女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而生的时候,梁晓声便与知青文学作家挂钩,他写的《年轮》《雪城》等知青作品,感动了一代人。80年代到90年代是梁晓声小说创作的过渡期和转型期,他的气质从高亢地表现知青生涯转变为平和地书写平民人生,90年代的他似乎被遗弃在文坛的角落,梁晓声依然用他敏锐的感知力捕捉平民生活的特质,在他90年代的作品中,他将目光投向生活中经济和文化地位都较为低下的弱势群体,反映生活百态,人情冷暖。对于梁晓声90年代以来的平民文学,理论界的系统研究更多着眼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往往对其小说的叙事策略浅尝辄止,基于这种现状,笔者结合作者作品,作家访谈和已有的研究,从其小说的生存困境叙事这方面深入探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梁晓声从前期的书写到90年代的平民书写,阐述生存困境叙事的价值。第一章重点探讨生存困境叙事的溯源,从两方面入手。一是90年代经济化浪潮下人们精神生活的荒芜,有着忧患意识的梁晓声作出了理性的抉择,二是因为作家从小的苦难经历使得他成为平民代言人,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第二章主要探讨梁晓声小说里各类群体——农民、女性和知识分子等在经济化浪潮的泥淖中挣扎,彷徨,奋斗的身影,表达作者对底层人深切的关注和同情。第三章主要分析梁晓声困境叙事的思想艺术特色,思想特色方面从三部分来述,一是其小说和鲁迅小说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作品内部共同展现的现实主义真实性,二是其小说展现的悲剧精神,三是苦涩和温情并存的精神世界。语言的质朴和寓言化风格是梁晓声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当然他的小说也有局限性,比如作品的想象空间不大,有的作品呈现出泛道德化倾向。第四章结合文本进行哲学观照,分析其生存困境叙事的哲学理念,即用存在主义哲学和死亡哲学的理论解读文本。结语部分总结了梁晓声后期生存困境叙事策略的意义,一方面他为卑微的群体发声,用温情抚慰被损害的人群,另一方面阅读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可以帮助认识自身,找到自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