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多自婴儿期起病,病情迁延反复,部分可持续至成年期。其发病率在过去的30多年逐年上升,在儿童从10%升高到20%,在成人从1%升高到3%[1]。AD有一定的好发季节及性别、种族、地区差异,发病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包括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精神因素、生活习惯和感染。临床表现较复杂,有多种伴发疾病及体征,不同临床时期存在不同的皮损。Wuthrich[2]根据是否伴有变态反应证据,将AD分为内源型AD(intrinsic atopic dermatitis, IAD)和外源型AD(extrinsic atopic dermatitis, EAD)。临床上常需要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及总IgE水平的测定,以明确AD患者的变应原及其病情严重状态,协助区分IAD及EAD,从而指导治疗。AD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考虑为一种多基因病,涉及环境、基因及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多种因素参与AD发病机制,与本研究相关的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Th1/Th2失衡及自身免疫现象,其中最相关的为自身免疫现象。大多数AD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针对人体自身蛋白的循环性IgE抗体及自身抗原与IgE的免疫复合物,研究发现其自身抗原为细胞内抗原[3];另有报道显示部分AD患者存在抗核抗体(ANA),且面部有皮损的AD患者趋向于ANA阳性[4]。以上提示可能存在一种反应机制,即当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破坏使自身抗原暴露,进而形成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由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最终引起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活化,释放细胞因子加重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即使脱离了致敏环境,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仍能引起持续和(或)严重的炎症反应[5]。近年来新型的Th17细胞的发现,使人们开始质疑AD发病机制中是否有Th17细胞的作用。2003年Toda[6]首次报道AD皮损中发现有IL-17的表达,随之相关的研究逐渐展开。2008年Koga[7]等发现AD外周血及皮损中Th17细胞的存在,并发现其数量与AD的严重程度相关。本研究分为问卷调查和试验。通过问卷调查在2007年11月~2009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病研究所门诊收集患者60例,均符合Hanifin和Rajka标准。分析其临床特点,发现与以往报道不同之处,包括:与国外报道冬季AD好发相比,我们发现夏冬季节均好发,且以夏季更为多见;35%的患者其病情同时受季节和温度因素的影响;干皮病是AD最常伴发的体征;变应性鼻炎是AD最常伴发的疾病;还有1例患者同时患有银屑病,3例患者其一二级亲属患有银屑病;调查AD的家族史,发现变应性鼻炎是最常见的家族史,而非先前报道的哮喘;在皮肤点刺试验中有31.67%的AD患者皮试阴性,在点刺阳性的患者中发现红辣椒和鸡蛋均是常见的食物变应原;总IgE水平检测方面,发现有66.67%的患者总IgE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结合AD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发现35.00%患者仅点刺阳性而无总IgE水平升高,33.33%患者点刺阳性伴总IgE水平升高,31.67%患者点刺阴性伴总IgE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将60例AD患者进行分型,发现有20例EAD患者、19例IAD患者,另外的21例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结合其特应性疾病的病史进行初步的推测,其中有其他特应性疾病者可能为EAD,无其他特应性疾病者可能为IAD。而如需进一步确诊及区分,还要行特异性IgE的检测及反复询问病史。试验目的:进一步探讨AD发病机制与Th17细胞之间的关系,明确是否AD患者血清中有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利于进一步验证及确定AD发病过程中存在Th17的作用,为AD治疗开辟新的思考方向。方法:本实验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无血缘关系的AD患者,以及在我院心外科及烧伤科住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烧伤后瘢痕患者,以其为研究对象,收集外周血并提取血清,应用ELISA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IL-23)水平的差异。其中组间比较用t-检验,四种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t-检验发现血清中IL-17、IL-22、IL-23的水平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高于对照组;IL-21的水平虽在两组间有差异,但不具备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除了IL-21和IL-22无相关性外(P>0.05),其余两两之间皆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分析轻中重组患者、EAD及IAD患者、总IgE水平正常与超出正常范围内患者,发现其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基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为进一步确定Th17细胞在AD发病机制及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提供证据。其中IL-17作为Th17细胞发挥生物效应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在A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17可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及促进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加重AD的病情;还可通过刺激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参与AD皮肤的重塑过程。目前国际上已开始研发多种生物制剂,作为作用于IL-17及其受体的靶向药物,如IL-17R-Ig融合蛋白、IL-17抗体[8],如果进一步的研究确证了Th17细胞(尤其是IL-17)对AD的致病作用后,可尝试用此类生物制剂改善AD的炎症状态、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