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磁层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Explorer 1卫星的探测数据发现地球辐射带的存在,标志着人类进入空间探测时代,同时也开启了磁层物理研究的热潮。由于近年来多颗近地卫星提供的更高精度的波动、粒子观测数据以及范阿伦卫星时代先进的地球辐射带模拟技术,人们对辐射带能量电子的动态变化特性及背后物理机制的认识有了快速提升。其中,大量的研究发现波粒相互作用对辐射带电子动态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内磁层中不同的波动对电子的作用被广泛地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重点关注单个波动对电子的独立散射效应,仅有少部分研究分析了同时发生的不同波动在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过程中的协同与竞争关系。本文基于范阿伦卫星的观测与扩散模拟,按照距离地球由近到远的顺序,重点研究内磁层不同空间区域内同时发生的多种等离子体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了地球辐射带、带电粒子在辐射带中的基本运动、内磁层中常见的波动,包括磁声波、等离子体层嘶声、闪电激发哨声波、哨声模合声波和人工台站甚低频波,以及空间中的波粒相互作用,包括共振效应与非线性效应。第二章介绍了卫星数据分析方法与波粒相互作用基本理论,包括介绍了范阿伦卫星及载荷,然后详细介绍了本文研究中使用的波动和粒子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空间波粒相互作用准线性基本理论。第三章研究了地球内辐射带中多种波动对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地球能量电子内辐射带通常在径向分布上只有一个电子通量的峰值。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地面台站发射的人工甚低频信号可泄露进入内磁层,对辐射带电子有重要散射作用,从而导致能量电子内辐射带分叉现象。基于范阿伦卫星RBSPICE仪器提供的长达6年(2013–2018)的高精度电子通量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地球能量电子(几十keV)内辐射带分叉现象的统计分布特性,包括对地磁活动、电子能量和季节的依赖性。统计结果表明,内辐射带能量电子分叉现象强烈依赖于电子能量,主要发生在地磁活动水平较为平静时期,且在冬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夏季。随后,针对一个持续十天左右的能量电子内辐射带分叉现象的典型事例,本文通过电子数据分析、人工台站信号波动建模以及基于准线性理论的扩散模拟,首次定量地模拟出内辐射带能量电子分叉现象的形成过程。模拟与观测的一致性证明了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进入内磁层后对近地空间的能量电子有重要的损失作用,是导致能量电子内辐射带分叉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地面甚低频台站信号与辐射带电子动态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提供了人工台站甚低频波影响近地空间环境的关键定量证据。同时,人工台站甚低频波可在大约10天的时间尺度上对内辐射带能量电子有重要损失作用,表明人类主动影响地球辐射带环境的可能性,具备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第四章基于范阿伦卫星在等离子体层内侧观测的同时发生的等离子体层嘶声和磁声波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及改变二者相对波幅大小的参量化研究,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波动对外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首先,针对该等离子体层嘶声和磁声波同时发生的典型事件,根据两种波动的幅值相对大小不同将该事件划分成两个相邻的时间段。通过对比模拟的独立和联合散射作用下电子相空间密度的动态变化,证实两种波动的联合散射作用与独立散射作用截然不同,并且波动场强幅度相对大小强烈影响相对贡献大小和两者的联合散射作用。接着,通过参量化分析255组相对波幅大小不同的等离子体层嘶声和磁声波的扩散系数以及电子相空间密度的扩散模拟,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二者的联合散射效应及其对电子投掷角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4的区域,当等离子体层嘶声的波幅大于或等于磁声波时,等离子体层嘶声在联合散射作用中占优势,造成电子投掷角呈现高帽状、平顶状、蝴蝶状以及松饼状分布。磁声波的增强可以导致能量范围更广的电子蝴蝶状投掷角分布。同时,二者波幅的相对大小对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有重要影响。第五章研究了在等离子体层外同时发生的多种波动对外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作用。基于范阿伦卫星的观测数据,我们报道了一个合声波、外嘶声和磁声波同时发生的事件。通过计算波动对电子的扩散系数和数值模拟电子相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详细分析了这三种波动对外辐射带电子的独立与联合散射作用。结果证实了波幅强度不是决定波动对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的唯一因素。尽管磁声波的波幅远强于外嘶声与合声波,但是在联合散射作用中,外嘶声与合声波抑制了磁声波在独立散射效应中导致的电子蝴蝶状投掷角分布,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电子全投掷角的加速效果,造成电子松饼状投掷角分布。合声波、外嘶声和磁声波对电子的联合散射作用可以大致解释观测的电子相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所以,内磁层中多波动的联合散射作用对辐射带动态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考虑现有的等离子体波动的联合散射效应以及波动在联合散射中的相互协同、竞争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模拟和预报辐射带电子的动态变化。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设想,提出了几种后续的方法思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内磁层中多种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联合散射效应,从而建立更真实的地球辐射带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有近4亿儿童,儿童文化消费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成人消费品市场。从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儿童像今天这样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如此巨大。多元文化、大众媒体和高科技让儿童在消费行为中所处的地位显著提高。同时,在全面放开二孩的基础上,未来在鼓励生育二孩方面将出台更多新的政策,此举在有力刺激人口出生率的同时,也为儿童舞台剧市场发展带来更广阔的需求空间。儿童戏剧作为一种儿童文化消费品,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全世界历年来因癌症而去世的人数不断上升。Hippo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在血清饥饿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加入FBS激活Hippo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并利用si RNA文库筛选参与信号通路调控的蛋白质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发现组蛋白H3K9me2去甲基化酶KDM3A促进Hippo下游靶基因
数字成语和数字惯用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有关两者的研究往往包含在成语和惯用语的语言研究范围内。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结构特征、文化意义、修辞特点等方面,对其语义形成和理解的研究相当缺乏。大多数数字成语与惯用语对人或物的形象、状态、性状等进行描述,表达含有主观性评价的主观量语义。数字成语与惯用语中的数字是否表达具体的数字意义?数字成语与惯用语的结构对其语义产生了什么影响?数字成语与惯用语主观
发展民族教育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民族预科教育在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但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这一特殊群体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极少,且主流的学习适应性干预手段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适用程度不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族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在提升教育覆盖面、打破教育时空壁障、提升教育悦趣性方面所表现出的独
第一部分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的建立及CIH对颏舌肌放电活性的影响背景与目的:慢性间歇性低氧是OSA发病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与患者多种合并症相关,我们在本研究中将建立模拟OSA的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并探讨CIH对颏舌肌放电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ormoxia control,NC)和慢性间歇低氧组(chronic intermi
近几十年来,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围绕WM测量、训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VWM)是支持我们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核心记忆系统,由此推动研究者在相关领域中不断探索,试图获得对其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更深入的了解,及其针对不同WM系统设计的多种训练方法。虽然,现有研究在WM理论模型
目的:清金得生片(药物组成:麦冬、红参须、关黄柏、法半夏、紫河车、绞股蓝等)乃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针对肺癌“虚、痰、瘀、毒”病机所创,具有益气除痰、清肺解毒、扶正消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回顾临床清金得生片的使用,观察清金得生片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清金得生片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清金得生片的应用提供更多临床循证依据及研究基础。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7年1月1日
2020年,首例采用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双层股权结构企业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与原有交易所中投票权与收益权一一对等(同股同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不同,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双层股权结构是一种投票权与现金流权不对称的股权结构安排。双层股权结构优劣势鲜明,一方面其扩大了股权融资双方的交易空间,并同时提升了双方的效用;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公众公司的一种股权制度安排又有极强的负外部性,容易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
为减少藜麦加工中营养组分的损失,揭示藜麦食物升糖指数低的原因,本论文从原料、加工方式、消化等方面,开展了加工影响藜麦营养品质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轻碾去皮方式处理藜麦,在去皮率0至18.7%的范围内,蛋白质、淀粉、脂肪、灰分、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皂苷、黄酮和总酚含量与藜麦的去皮率高度相关;去皮率不高于8.6%时,藜麦可保留更多营养和保持完整的
卤化物钙钛矿薄膜材料因为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如高可见光消光系数,可调节的带隙,良好的双极性电荷迁移率,长载流子扩散长度等,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不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成为耀眼的明星材料,从最初3.8%的电池效率快速提升到最近25.5%的认证效率,也在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多晶钙钛矿薄膜具有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对光电器件中的载流子复合和离子迁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