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现代语言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为语言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许多西方语言学家给该理论以极大的重视,把它运用到诸多领域。近年来,这一理论在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把该理论运用于教材的分析方面还很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尝试。本文把近年来国内、国际都十分流行的一套口语教材-《走遍美国》第一册-作为分析的目标,运用语域理论中有关语旨的论述,重点分析角色关系对英语称呼语和问候语的影响。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语域理论,陈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叙述了西方语言学家的有关情景理论的观点以及韩礼德的语域理论。语域一词是由Reid 1956年在研究双语现象时首先使用的。随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著作中使用了语境这一词,并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观点,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语言学理论中。人类学家海姆斯同样也提出了表述情境理论的观点。他的著作对于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然而却是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真正的继承了弗斯的理论并把它进一步的发展了。在各语言学家研究的基础上,韩礼德提出了语域理论。他认为一切语言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并与那些语境紧密联系。他把语言环境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决定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语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引起所交流的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第二部分就是对语旨在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依照人物关系所使用的称呼语和问候语的频率。同时也对语旨对人们选择使用称呼语和问候语的影响做出了分析。语旨指语言活动的参与者,以及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进行社会交流即语言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说话者和受话者。当说话者向对方打招呼时,他必然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地位、身份、职业,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对话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称呼语和问候语。恰当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使得语言交往顺利进行,不恰当的问候语会使语言交往产生障碍。不同的称呼语和问候语的使用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角色关系;不同的角色关系之间,使用的问候语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说语旨对称呼语和问候语的选择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称呼语和问候语。如果我们能够洞察到人们是如何针对不同的听话人而使用某种恰当的称呼语和问候语,我们会在语言交流方面更加成功。在通过对《走遍美国》这本教材中所出现的称呼语和问候语的统计分析后,不难发现人们在生活中选择使用的称呼语和问候语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说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同来决定的。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朋友、上下级同事间和陌生人之间所使用的称呼语和问候语的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一部分,我们把《走遍美国》(第一册)作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在不同的角色关系下,称呼语和问候语的使用情况,以图发现语旨对它们的影响。为了确保理论的可靠性,我们相应地做了问卷调查。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如社会因素等对于英语称呼语和问候语选择上也存大一定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和调查结论揭示了角色关系对于称呼语和问候语的选择使用上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教材中所使用的称呼语和问候语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说话者往往会针对社会关系的远近来选择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和问候语。《走遍美国》一书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角色关系和语旨使得语言变化,因此当分析此教材时,本文把语场和语式作为定量,把语旨作为变量来研究。通过对于称呼语和问候语的研究试图发现说话都是如何受到语旨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选择的。根据理论研究和调查的结果对我们在使用英语称呼语和问候语提出建议:1、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选择使用恰当的英语称呼语和问候语2、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语境选择不同的称呼语和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