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的上市公司在七十年代末已把權證作為紅股的方式派發給股東,因而本地投資者早已熟識權證的運作,而首隻備兌證1989年開始在當時的聯交所(即現時的港交所)買賣,最初香港備兌證發行的規模很小,今天香港已成為世界上成交最活躍的權證市場。然而,從這個世界第一的美譽背後,備對證究竟對香港金融業有什麼貢獻?從商業角度來看,備兌證發行永遠緊追市場變化,它滿足了散戶的投機需要,亦推動了市場成交額,為證券業務提供穩定的生意機會,同時,備兌證發行商需要為這衍生工具作對沖操作,為市場供極具意義的交投量,使到股票投資者隨時找到買賣家,實為股價提供了一個穩定器。可是,過於蓬勃的備兌證市場又是否會為香港金融市場發展帶來不必要的障礙,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首先,很多投資者仍然抱著傳統公司權證的觀念來看備兌證,他們沒有意識到今天的備兌證其實是從布烈克-索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建築起的一種虛擬衍生產品,事實上,這個定價模型依據高深的數學公式計算而得來,散戶投資者並不容易掌握到個中真理,於是,發行商就任意把言之成理的資料包裝成認售性高利潤亦豐厚的備兌證,例如波幅特別強的熱門股份的價格,就有條件以高引伸波幅發行高溢價的備兌證,而散戶關注的只是股票短期的利好消息,漠視新上市備兌證溢價昂貴,因此而接下燙手山芋,之後白白看著權證價值天天萎縮。再者備兌證的發行商同時兼任了產品的設計人、發行人、莊家及市場教育者,這肯定不是一個健全的架構,而且,他們推廣活動的自由度很多,亦能以雄厚的財力壟斷市場訊息管道,這個衍生工具主導現貨市場的跡象,令業界人士擔心。過度活躍的備兌證又是否分流了其他投機產品的資金,香港創業板股票的交易、期權市場的交易等都無法像備兌證那樣活躍,究竟是哪一方面出了問題?現在,本文要探討的是有否需要加强備兌證監管的需要,如果不能加強監管,則是否可以安排其他措施矯正這種市場傾斜的現象。亦總结香港權證的發展經驗,為大中華衍生工市場發展提供了一個參考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