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问题也不断显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配置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计,常年远离家乡务工,而无法在家乡亲自照顾和教育子女,而由其父母或家长的长辈来照顾;同时也缺少一定的财力、精力和制度来保障子女在务工所在地接受教育。而父母长期不在子女身边,缺少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农村原有家庭结构、初级群体的交往模式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都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广大农民工因常年异地务工而无暇顾及家庭和子女教育衍生了新的问题,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资料显示,很多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缺失亲情,存在心里阴影,在生活中表现为感情闭塞、缺乏自信、懦弱、性格内向等特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持续流出,农村家庭监护的缺失、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以及社会自然文化环境等,将长期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现状,出台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显得十分迫切。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理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在整理分析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其次,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特征和“农村”这个时代背景,着重强调其问题根源,从法律、政策、制度、学校、农村社区和社会各界等多个层面,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分析、实例研究、系统分析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益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并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益问题作为分析对象,据此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不同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