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中广泛运用。学者们虽然研究了构式中结果论元的句法形式和语义限制,但对构式本身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没有做过详尽地描写和阐释。也就是说,这些研究都未从构式方法的角度对动结式“Yi V Yige R”进行过全面探索。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的研究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往研究未对该构式进行过清晰地分类,只有黄佩文对汉语口语格式“Yi V Yige A”做过描写。其次,尽管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构式中的独立成分,例如“Yi”的词性问题以及“Ge”的语法化问题,但对构式中非固定成分的内部关系,尤其是结果论元的语义指向问题给予很少关注。此外,构式的语义焦点问题也鲜少涉及。最后,从构式语法的角度看,先前研究极少关注构式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对语义,语用特征的系统解释也是寥寥无几。为了解决该领域的这些问题和争论,本研究依据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以CCL,BCC语料库,著名报刊杂志和其他出版读物中的例示,语篇片段和小句为基础,试图描写和解释该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此外,本文试图利用承继网络,主观性和主观量等理论充分解释该构式。确切地讲,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将在文中涉及: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该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分别是什么?如何解释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内省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描述和解释。主要发现陈述如下。首先,本文依据语义指向理论,将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重新分成三类子构式,即指受型动结式,指施型动结式和指动型动结式。其次,在构式语法理论和收集到的示例帮助下,对研究对象“Yi V Yige R”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给予系统的描述。研究发现三类子构式拥有相似的句法形式和语用特征,但构式中结果论元的语义指向有所不同。同时,该构式具有主观性,表达了说话人主观判断的大量。语用焦点被置于构式末端的结果论元上。第四章中的表2对三个子构式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上做了一个全面的比较。最后,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本文对“Yi V Yige R”构式的产生和发展做了阐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构式语法网络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上位构式“Yi X Yige Y”和“Yi V1 Jiu V2”都做出了贡献。事实上,新构式继承了两个上位构式的某些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确切地说,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与上位构式“Yi X Yige Y”和“Yi V1 Jiu V2”在形式和功能上紧密相联。由于已继承的信息和承继网络中的信息互不冲突,因此,新构式顺利继承了两个上位构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信息。承继关系清晰地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三个彼此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构式中,互不冲突的信息在构式间是可以共享的。对语用特征的解释,主观性和主观量是两个重要的因素。通过对构式内每一个成分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发现在与固化常态量做比较后,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状态及数量判断的极大主观量,而这些固化常态量来源于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后的经验和语言社区内统一的价值观和概念。基于以往研究的优点和缺陷,在认知语言学固有理论的帮助下,本文依据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建立了构式层级关系。通过这个案例研究,以期希望为汉语动结式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除此之外,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对汉语动结式“Yi V Yige R”特点及成因的描写和解释也为未来外语教学和研究带来新的线索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