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的突显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众所周知,转喻是建立在同一概念域之内的不同层次上的映射。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转喻的邻近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而对转喻的另一重要属性——突显性,研究较少。幸运的是,Langacker(1991)提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发现转喻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并认为转喻是一种突显,这与我们的研究不谋而合。本文试图从认知参照点模型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对英汉语中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异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转喻的研究背景,分别从传统的角度和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转喻的定义,进而探讨转喻思维突显性的研究意义。接着指出了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的两大基础——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基于这两个基础,文章从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阐述了英汉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的方式。紧接着以认知参照点模型为出发点,认为转喻思维是依赖着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形成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的相似,会借助相同的知识结构作为认知参照点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和表达;与此同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地域等,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或同一世界也会形成不同的感知和体验。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突显性所具有的共性及差异性。最后,探讨了转喻思维在词汇和语篇层面上的广泛应用。经研究,本文发现:(1)转喻思维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是通过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的方式产生的;(2)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突显性具有四大共性,即相同的认知原型、相同的认知原则、相同的产生方式以及相同的体验性;(3)英汉两种语言中转喻思维突显性具有三大差异性,即不同的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不同的体验性。本文是对转喻思维突显性的跨文化研究,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