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包括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将制造业看作经济增长战略的关键核心,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结构从高加工化向技术高度密集化转变,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手段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微观企业物理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包括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将制造业看作经济增长战略的关键核心,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结构从高加工化向技术高度密集化转变,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手段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微观企业物理时空布局的限制,为城市间分工提供了一种以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新的分工形式——城市功能分工,成为城市聚集扩散效应分析、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崭新研究领域。城市群作为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将取代国家和企业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成渝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它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带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成渝城市群与发展阶段更为成熟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成渝城市群内的成都、重庆“双核独大”,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城市间分工结构不明确,顶层设计不完善,城市间行政壁垒仍未打破等,这些问题都对成渝城市群功能分工协调、产业结构优化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分工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功能分工为研究视角,以梳理城市功能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为基础,针对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不合理、城市规模体系不协调、未形成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以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重点,以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围绕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和阐释:第一,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梳理,本文构建了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即“城市功能分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在不同区位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形成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链网络—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系统GMM模型对2003—2017年成渝城市群地级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用空间计量(SAR)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城市群内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城市功能分工的深化,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先下降,但随着城市功能分工超过转折点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上升,根据实证结果,目前拐点还未到,城市功能分工对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仍是抑制作用。(二)根据城市功能分工指数以及区位熵,成渝城市群内部已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以绵阳为次中心,以南充、宜宾、德阳、自贡等地为外围的城市功能分工格局。(三)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体系、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城市功能分工优化的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包括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优化城市规模体系、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以及优化成渝城市群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攀枝花芒果产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现状,以26度果园为例,介绍了组织模式,分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存在的四类合作模式及其特点;对26度果园“三农服务站”所辐射区域的农户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农户基本状况、生产行为、对果园的认知、利益需求等,拟分析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下,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农户的生产和利益需求等特点,并针对现实情况,找出构建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
从201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庄严承诺:大家一起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个贫困户都不能拉下!到前年底,也就是2017年底,全国贫困人口有304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多万人,任务艰巨。如何扶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是输血还是造血;是直接拨付资金,还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来撬动
目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甚至已经实现了城市户籍的转变。当户籍制度的藩篱破除之后,在此背景下农转非居民的城市生活又将何去何从?毕竟,农转非不简单是户籍身份的转换,而应是全方位持续同城市社会进行适应与融合的过程。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1)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关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初期,而较少关注实现户籍转化之后的社会融合状况;(2)对农转非居民内部子群体
公路运输货物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与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区域间公路运输货运量及其碳排放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RIO),从供应角度分析了区域间商贸价值量与相对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物量的区域间公路货运投入产出表。通过区域间公路货运的投入产出关系,建立了EIO-LCA矩阵,使用“从上至下”法分析了区域间分货类商品运输及其CO2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流向特征,阐述了经济发
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由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缺乏国际经验和竞争优势,这也导致了在一些缺乏有效监管的国家投资经营时,更容易掉入腐败陷阱,借由制度的漏洞开展非市场行为,从而达到绕开投资壁垒、减少制度摩擦、降低进入成本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腐败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润滑效应”难以长期维系,恶劣的市场环境必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经济衰退风险,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加大了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度。2009年,为了救市我国出台了“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2012年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冲击全球,2015年人民币汇率、股市动荡,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揭开序幕并在之后反复上演。这一系列事件都使得我国经济波动剧烈,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同时政府也在政策制定上面临是否、何时及如何变更现行经济政策的艰难抉
在全面脱贫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教育扶贫”,希望能够依靠教育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赢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这一期间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了多种政策倾斜,这必然影响到贫困家庭对教育投资的选择。如何能够清晰的认识在教育脱贫中,政策倾斜影响所产生的成绩和问题等现象的根源,并解决相应矛盾,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目前倾斜政策的影响机制。政策的引导和激励是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对象之间、政策相关群体之间的策略性互动中发挥作
自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目标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下简称“农地”)入市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土地改革的重中之重。2019年进入了全面推开农地入市阶段,关系到6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于2020年开始全面施行。而在此阶段,入市改革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湄潭县在我国农地入市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21世纪,消费者获取新产品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企业能够进行宣传和营销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预售模式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最先接触预售的是美国的航空公司和酒店,其次是各大电商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预售,例如京东天猫等平台的双十一活动促销预售。由于预售模式已经给众多的电商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和营销空间,实体行业中的汽车企业近年来也逐渐采取预售模式对新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
中国的人类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从原来单一的经济水平的发展逐渐转变成追求更加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用来衡量中国人类发展的指标体系也逐渐变得更加综合全面,本文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编制了“中国人类发展指数(CHDI)”,并以此为主线研究在CHDI的测度方式下,中国人类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对影响C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