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已被证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但对于心房颤动(房颤)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的患者,目前有关NLR在其中是否发挥作用的研究仍是缺乏的。目的:旨在比较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探讨NLR与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NLR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消融围术期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的491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按照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方案的不同分为华法林组278例和NOACs组213例。采集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和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房颤类型、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出血、心力衰竭)、吸烟饮酒史及药物服用史等。收集患者入院第2日清晨空腹状态下(禁食10-12小时)肘静脉采血经实验室检测所得到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计算HAS-BLED评分,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得出NLR。根据华法林组NLR中位数1.58,将组内入选患者分为低NLR(NLR≤1.58)和高NLR(NLR>1.58),根据NOACs组NLR中位数1.67,将组内入选患者分为低NLR(NLR≤1.67)和高NLR(NLR>1.67)。记录华法林组和NOACs组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出血事件包括大出血事件和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定义为血红蛋白水平下降≥20g/l、输血≥2单位或关键器官的症状性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大咯血等。小出血事件定义为皮下瘀斑或小血肿、鼻出血、轻微胃肠道出血等其他尚未达到大出血标准的临床出血。结果:1.华法林组患者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24例(大出血事件1例,小出血事件23例),出血率8.6%;NOACs组患者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16例(大出血事件1例,小出血事件15例),出血率7.5%,两组间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2.NLR与HAS-BLED评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华法林组患者NLR与HAS-BLED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43,P<0.05),同样的NOACs组患者NLR与HAS-BLED评分也呈正相关关系(r=0.246,P<0.05)。3.在华法林组高NLR患者的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NLR患者(12.5%vs4.9%,P<0.05),在NOACs组高NLR患者的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低NLR患者(12.3%vs2.8%,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在华法林组(OR=2.41,95%CI:1.32~4.43,P<0.05)和NOACs组(OR=2.37,95%CI:1.03~5.42,P<0.05)均可独立预测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的发生。利用NLR预测华法林组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0.59~0.83,P<0.05),预测的最佳NLR临界值为2.31。利用NLR预测NOACs组消融围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5%CI:0.59~0.87,P<0.05),预测的最佳NLR临界值为1.88。结论:1.华法林和NOACs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中具有良好且相似的安全性,均为房颤消融围术期推荐的抗凝治疗药物。2.NLR与HAS-BLED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高NLR对高HAS-BLED评分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随着NLR的增高而增加,NLR可作为预测非瓣膜病房颤消融围术期抗凝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2.31时提示服用华法林行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当NLR≥1.88时提示服用NOACs行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