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务犯罪历来是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而对于近几年来农村土地流转领域渐渐呈现出的各类职务犯罪,普通百姓更是对它痛恨至极,其中尤以广大农民为甚。有鉴于此,本文是笔者所在课题小组在选取了江苏、山东、河南以及四川等地某些村镇为样本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方式,整合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并运用犯罪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力求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职务犯罪现象,并探索出如何防范控制的方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探讨。首先,本文从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着手调查。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规模从总体来说仍然较小,但在市场经济的广阔背景下,势必会有长足的发展势头;法定的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其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此项工作需要基层行政机关及基层自治组织参与监督管理,正是在此情形下,权力寻租和腐败有了可能。其次,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务”以及“职务犯罪”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从而认定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只有在与从事国家公务的他人共谋侵害国家土地流转秩序时,才有可能成为职务犯罪的共犯,否则只能构成一般的刑事犯罪,以厘清农地流转过程中基层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在职务犯罪构成方面的独特性。再次,本文以实践中出现几率较高的反租倒包、以租代征、土地入股等流转形态为研究载体,通过深入分析其中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流转的程序性漏洞以及监管权力的过度强制干预等问题,慢慢呈现出职务犯罪在其中的存在样态,并总结出此类犯罪主体复杂、手段隐蔽、查处困难等典型特征。接着,本文对农地流转中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各大因素进行了剖析和总结。一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促使犯罪市场的形成,二是从犯罪成本理论考虑,总体成本低廉,犯罪收益相对较高,刺激相关人员铤而走险,三是主观价值错位,形成错误价值导向,四是权力的畸形滥用,使犯罪有恃无恐,五是外部政策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导致犯罪愈演愈烈。最后,本文从综合治理视角出发,以被害人预防为全新切入点,通过内部控制和完善外部环境的有效结合,加强对农地流转中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以达到最佳扼制犯罪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