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毒性机理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代谢组学和16Sr RNA V3-V4高变区测序法,明确混其勒和混其勒-7毒性规律及机理,为混其勒-7的安全合理用药奠定实验依据。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混其勒和混其勒-7各5组。采用一次性染毒方法,详细记录中毒表现及动物死亡数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2.蓄积毒性试验: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混其勒组、混其勒-7组和正常对照组。以4d为1个阶段,首次给药剂量为0.1LD50,其他阶段给药剂量依次递增为1.5倍,直至该组动物死亡一半为止。记录各阶段动物死亡情况并计算蓄积系数。同时计算脏器指数和相应生化指标。3.亚急性毒性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混其勒高剂量(0.1029g/kg)、低剂量(0.0514g/kg)和混其勒-7高剂量(0.7886g/kg)、低剂量(0.3943g/kg)共5组,各给药组大鼠染毒4周。检测血清和肝肾组织相关指标;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4.亚急性毒性机理分析:利用UPLC-LC-MS分析方法对血清和肝肾组织进行非靶向代谢物分析;取各组的大鼠粪便,以16Sr RNA V3-V4高变区进行测序。探讨代谢产物和肠道菌群对混其勒和混其勒-7肝肾毒性的影响。结果: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76.018mg/kg和1235.877mg/kg。2.蓄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蓄积系数均为K>5,分级均为弱蓄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组的肝肾指数明显升高,血清ALT和AST的含量明显升高,UREAL、GREP含量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混其勒-7组的肝脾指数明显升高,AST和CREP的含量明显升高,UREAL含量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对脏器指数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高和低组肝脏、肾、脾和心脏指数明显升高;混其勒-7高剂量组肾脏指数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对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高、低剂量组的ALT含量升高,低剂量组的AST含量升高,UREAL和GLU的含量降低,CREP含量降低;混其勒-7高剂量组的AST、ALT、CREP含量升高,高、低剂量组的GLU含量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对血清氧化反应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高、低剂量组的LDH含量升高,低剂量组的GPX含量升高;混其勒-7高剂量组的GPX含量升高,高、低剂量组的ADH含量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高剂量组的IL-1含量升高,低剂量组的IL-6和TNF-α含量升高;混其勒-7高、低剂量组的TNF-α含量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5)对肝组织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高剂量组的LDH含量升高,低剂量组的GSH-PX含量降低;混其勒-7高、低剂量组的IL-1含量升高,高剂量组的ALDH含量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对肾组织中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低剂量组的ADH和IL-6含量升高;混其勒-7高、低剂量租的ADH和IL-6含量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7)对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的观察:混其勒组肝组织可见少量的肝细胞轻度空泡变性,胞质疏松淡染,可见大小不一的水泡。肾组织可见少量肾小管管腔可见嗜酸性物质;混其勒-7组肝组织肝小叶结构清晰,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和肝血窦,肝细胞圆润、饱满,肝板排列规则、整齐,未见明显的炎性改变。肾组织可见少量肾小管管腔可见嗜酸性物质。4.亚急性毒性机制结果显示,(1)对血清、肝和肾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1)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组共有2个差异代谢物,为尿素含量升高、肌酐含量降低;混其勒-7组共有11个差异代谢物,尿素和肉碱的含量升高,脯氨酸、烟酰胺、L-焦谷氨酸、谷氨酰胺、左旋肉碱、乙酰肉碱的含量降低。(2)对肝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组共有8个差异代谢物,单油精和华蟾蜍精的含量升高,β-龙胆二糖、D-(+)-半乳糖、果糖、海藻糖、帕拉金糖的含量降低;混其勒-7组共有3个差异代谢物,D-别异亮氨酸的含量升高,帕拉金糖的含量降低。(3)对肾组织代谢产物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组有2个差异代谢物,为左旋谷氨酸的含量升高,次黄嘌呤核苷的含量显著降低;混其勒-7组共共有3个差异代谢物,为L-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L-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2)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混其勒组共有梭菌目、螺旋杆菌属、乳球菌科、示波螺旋属、粪球菌属、变形菌属、孢子菌属、平球菌科、脱硫弧菌属、嗜双胞菌属、瘤胃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双歧杆菌目、芽孢杆菌科等16个差异肠道菌群;混其勒-7组共有副普雷沃菌、气球菌、Anaerofustis菌、真细菌酶、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放线菌目、放线菌属等8个差异肠道菌群。结论:1.混其勒和混其勒-7均有急性毒性,毒性级别均为中等毒性。2.混其勒和混其勒-7对肝肾均有弱蓄积性毒性。3.混其勒和混其勒-7对肝肾脏均有亚急性毒性,毒性与用药量有直接关系。即与临床给药量对应的低剂量组出现毒性,且毒性相对较小,高剂量组毒性较大。这也说明了临床使用混其勒-7时不能持续超过28天。4.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亚急性肝肾毒性是由于肠道梭菌、放线菌、气球菌等细菌的活性发生紊乱,导致血清、肝肾组织中29个代谢产物发生差异变化。初步认为以上差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是混其勒和混其勒-7的肝肾脏指标、脏器指数、炎症因子和肝肾脏细胞发生病变的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道木疗法是蒙医药学固有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民间医疗知识和医疗经验。而道木疗法文献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一直是蒙医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该项研究拟通过挖掘、整理、研究道木疗法文献(又称“黑色医经”)中的所有蒙药方面的内容,究其药物基源,诠释其药效特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法:1.搜集和整理所有道木疗法相关的古籍文献,其中筛选出有关蒙药方面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连翘-4对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并通过含药血清对肝细胞的影响研究,探索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病因及连翘-4保肝作用物质基础。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TCMSP数据库检索收集连翘-4的化学成分(以口服利用度(OB)和药物类同性(DL)为筛选活性成分条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的预测;通过Dis
1972年,S.S.L.Chang和L.A.Zadeh引入模糊数的定义,从此许多学者对取值为模糊数的函数(即模糊映射)展开了研究.模糊映射的可微性是模糊分析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对模糊优化问题及模糊微分方程理论的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关于模糊映射的可微性及其应用问题中常用的有两种可微性概念.一种是利用H-差给出的可微性或H-可微性概念;另一种是利用gH-差给出的广义可微性或gH-可微性概念.在模糊映射的
目的:胃肠动力障碍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其中胃肠动力紊乱是引发此类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肋柱花为龙胆科植物,是治疗肝胆疾病的传统特色药,味极苦,具有平息“协日”,清热,愈伤等功效。除此之外,还具有健胃的功效。本研究以蒙医药性药味理论为指导,以前期苦味受体功能研究为基础,通过小鼠体内、体外实验阐明特色苦味蒙药肋柱花对胃肠动力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揭示其胃肠道苦味受
学位
学位
目的:(1)对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2)建立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3)对扎冲十三味丸的抗炎药理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1)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鉴别法(TLC)对扎冲十三味丸进行定性鉴别研究;(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β-细辛醚、α-细辛脑、甘草酸铵的相对校正因子(fs/i),用一测多评法(QA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被称为蓝耳病,在1986年首次被报道后迅速蔓延至几乎所有养猪国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包膜病毒,包膜蛋白在病毒感染、组装及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PRRSV GP2b是一种非糖基化的膜蛋白,参与病毒的侵入和复制,并
目的:研究蒙药肋柱花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和胃肠道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阐明其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关系,并将ussing chamber与LC-MS方法联合使用初步探索肋柱花在胃肠道的吸收机制。方法:将KM雄性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待8W之后,除普通饮食组(normal diet group,ND)外,肥胖模型小鼠(以ND组为实验对照组,体重大于组小鼠的ND 20%)随机分为高脂组(h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