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世情小说的寺庙空间叙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世情小说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寺庙空间,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空间元素。寺庙空间文化含义丰富,它是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明清时期,佛道二教的世俗性逐渐加强,使得寺庙空间的世俗色彩浸染的愈加浓烈。世情小说描写世态人情,记录了现实社会中世俗的一面,其中的寺庙空间则交织着宗教与世俗两种属性,成为一道独特的色彩。本文以明清世情小说中的寺庙空间为对象,在充分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明清世情小说中寺庙空间的叙事问题。全文共六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概述,明确明清世情小说中寺庙的具体样态,界定相关概念。作者通过实体和意象两种呈现方式将寺庙空间表现在小说中;从空间特点上来分,寺庙空间可以被分为公共、私密、二者相交叉三种形式;而从空间属性上来看,寺庙空间又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  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寺庙空间叙事。分为世俗叙事与宗教叙事两个部分进行讨论。寺庙空间中的世俗叙事包括寺庙空间为小说人物的行旅提供了落足空间,方便了小说人物的移动;寺庙空间中发生了世俗男女的爱情叙事,也成为僧徒尼众纵情恣欲的闹场。寺庙的宗教叙事则论述了寺庙空间在小说中建立始于斯终于斯的叙事框架;寺庙空间中产生了预言叙事;寺庙成为小说人物聚散离合的空间;寺庙空间的独有色调为小说提供了独特的色彩背景。  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对比研究。第四章选取家宅、花园和公堂三个空间与寺庙空间展开对比。家宅与寺庙都为小说设立了一种规则,但寺庙的世俗性却屡屡破坏这种规则;家宅与寺庙都有保护作用,当家宅的保护作用崩坏时,寺庙便会成为小说人物的避难所。花园比寺庙更适合爱情叙事的展开,寺庙的进出没有身份的限制。寺庙比公堂更加光明正义;公堂审案有时要借助寺庙的神力;公堂与寺庙都有可能成为审案者或是被审者。第五章是不同小说类型中寺庙空间的对比。世情小说中的寺庙与神魔、侠义公案、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寺庙相比较,这三类小说将世情小说中寺庙空间的某一类叙事展开,进行了微妙的改变。  第六章探究了寺庙空间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寺庙空间是力量之源的象征,是作者对塑造完美人物与完美人物命运的尝试;作者借寺庙空间表达了宿命观,这种宿命观反映了小说人物的被动特征;而小说作者建设“恶”之寺庙来表现对社会的失望,又建立了“善”的寺庙以期重塑社会秩序,在这种善恶摇摆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作者想寻出路而不得的矛盾心理。
其他文献
铜离子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主要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u2+对苦荞发芽势和发芽率、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及γ-氨基丁酸(GABA)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苦荞
陈小翠(1902—1968),近代诗人、画家。陈小翠渊源家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柢,诗词曲俱擅,创作成绩斐然。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陈小翠论诗早期崇尚清新、俊逸之风格,中年提出诗
近年来,在市场形势的驱动下,很多企业从被动应付逐步转向主动顺应变化,主动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找市场机会.而随着改革、创新的深入,必将催生出更多的潜在
期刊
本文以汉字构形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对现存的唐代篆文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经过初步整理,本文提取了5500多个唐代篆文字样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字表,将所有字样按照一定的属性收
本文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电信事业发展中的三次制度创新及其意义.
Robot Pet是基于HT66F489单片机的拥有昆虫形态的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可以通过红外对管完成循迹、避障的功能,还能通过光感应器感应环境光的强弱实现寻光功能,巧妙地模仿出昆
鉴于中国书画艺术风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有关主管部门尚未出台官方标准书画风格导则,考虑到中国书画界的实际需求与现实困惑,现将非官方导则发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元诗的发展经历了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每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风格都独具特色,体现出元诗的变化和发展。本文以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元末为背景,在深入分析元代末期社会概况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主力,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队伍里,有一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连
“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怎样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兴致勃勃地去读,这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从平时的教学细节